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热点聚焦 > 文化体育
读书日,抽离碎片化的一个警示
2024-04-19 16:23:48
杭州网 时评

今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现代人对阅读书籍的热忱真的还在高位吗?扪心自问,你就会有答案。

学生群体可能是最能保有一定阅读量的群体了,但是从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最新发布的数据看,很多大学连年来的图书馆借阅量都呈现下降情况。不久前,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发布的《2023图书馆年度报告》中,目前借阅量大概仅为10年前的13%。再以普通市民为例,杭州图书馆2023年共有51万多读者借书,人均借阅为5.5册。

与图书馆的借阅量数据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们每日浏览手机短视频的时长却在“蹭蹭蹭”地快速上升。近年,根据中青校媒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14.0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3小时及以下,27.88%的受访者日均使用手机3到5小时,33.32%日均使用5到8小时,还有24.75%使用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68.9%的受访者表示使用手机是在刷短视频。

这种默然的反差,在平日里已经成为了日常,很难被公众觉知。唯有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或许又有了“旧事重提”的意思,或者更像是发出了一次“声嘶力竭”的、但又微弱的呼喊。

呼喊的本意,是希望人们不要日益弱化脑力的开发和知识的输入过程。但是,很遗憾,因为日益碎片化,我们已经被弱化。

首先,弱化的是我们静心阅读的能力,“读屏”时代,我们似乎再也无法沉下心来“读书”。不离身的手机屏,代替了我们的枕边书。这恰恰说明了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通过屏幕“投射”到远方,却忽略了自己的近处和日常。

其次,弱化的是基于书本而延伸的思考力。如果你留意各大社交平台,会发现不乏靠抄写笔记、分享书摘迅速走红的读书博主,3个月涨粉多少、收入多少的标题屡屡充斥在平台的内容输出领域,各种短视频形式的荐书,无外乎以拆解书稿等方式教会读者快速阅读,而不是引导读者深读某一些书。在一分钟读懂一本书、一分钟告诉你起承转合情节等“教鞭”之下,这样的阅读价值观,也被无形地灌输给作为读者的我们。

那么,在世界读书日这样的日子,我们思考如何对抗被弱化。

也许,察觉到被弱化是改变的第一步。我们要在内心给自己一个强大的暗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比如不能每日守着手机屏幕,刷那些无聊的讯息,就像一个村口的傻子在等待某个奇迹的发生一样。这样的“播种”,注定颗粒无收。因为没有人单纯通过刷手机社交平台或刷剧,变成什么大神和牛人。

第二步则是刻意练习。我们一开始可以尝试每天留出15分钟时间来阅读一本纸质书,每天的目标可以设得很低,比如3页,完成一周的打卡任务,可以给自己一些物质奖励。当养成读书打卡的习惯后,再逐步延长阅读时间,就这样慢慢地循序渐进。

来源:杭州网    作者:周婷    编辑:郑秋青    
赶工“名场面”再现,寒暑假作业怎样布置更合理?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