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当“时长”变“市场“ 志愿服务如何回归初心?
2023-12-14 13:27:52
杭州网 时评

“志愿服务”,顾名思义为自愿、无偿向社会或他人提供公益服务的过程。但近日,“‘花式买卖’志愿服务时长”登上热搜,“298元一个项目,可积累8小时志愿服务时长”“购买10斤富士苹果‘助农包’,即可积累2小时时长”等话术席卷各地学生家长朋友圈,与志愿服务的初衷背道而驰。

追捧“时长”的背后是教育焦虑。2020年,教育部曾印发文件提出高中生志愿服务三年累计需不少于40小时,该要求也成为国内高中生学习生涯的“硬杠杠”。但在不少家长看来,高中时间分秒如金,不能将大把时间用于社会服务,部分机构随之“嗅”到商机,各式灰色产业链滋生。而与之相悖的是,同样是教育,此类过分重“智育”的家长们却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当“志愿服务”可以被明码标价,公益将不再纯粹、诚信也已然被亵渎。此外,各类第三方教育机构通过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大肆宣传志愿服务对于评优评奖、出国留学等的重要性,对受众进行“洗脑式”教育,推动学生家长“趋之若鹜”。

“市场”兴起的背后是监管式微。一方面,网络平台监管形同虚设。当虚假的志愿服务堂而皇之地登上活动平台,足以见得相关平台监管存在“真空地带”。此外,还有部分群体为吸引流量以“为保研购买数千小时志愿时长”等为题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发文,引得网友纷纷跟帖询问“如何买”“怎么买”,也正是钻了平台的监管漏洞。另一方面,线下平台打击力度有限。相较于执法部门,志愿者服务相关组织自身权力有限,无法对各类违规行为作出强有力的打击与震慑,亟待作出转变。如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曾发布公告明确,将严厉惩处各类志愿服务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报送失信人信息至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还将移交司法机关。

当志愿服务逐渐变味,除了关注“供需”双方外,还应探究现行的志愿服务模式如何破圈,由学生家长的“身心负担”变“精神富担”。形式上积极创新,以贴近中学生心理状态为目标,搭建“家-校-社”平台,灵活设计更适合青少年“体质”的志愿活动。如,摒弃原有的环境清洁等方式,着重关注“一老一小”群体,可组建“多对一”帮扶小组,以脚踏实地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对公益的主观能动性。考核上灵活变通,既要平衡志愿服务的“量”“质”权重,更要平衡各类素质拓展项目占比,推动志愿服务回归“公益”“自愿”的美好初衷,真正地为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

来源:杭州网    作者:潘路易    编辑:郑秋青    
透过榜单看城市的“幸福密码”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