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杭媒评集
治理快递诈骗当“顺藤摸瓜”
2023-11-06 17:18:02
杭州网 时评

前不久,演员孙艺洲在微博发文称收到一张蟹卡的快递,最后发现疑似诈骗。上海市公安局随后发布微博称,这是一种新型骗局:不法分子大范围投递大闸蟹兑换卡、湿巾等,以领奖为由,引导受害人扫码进群后实施刷单诈骗。

悄悄给你发快递“送惊喜”的不一定是亲友,也有可能是诈骗分子“送惊吓”。你会莫名其妙地收到一个陌生快递,上面的姓名、地址、电话与你的个人信息完全一致,里面可能是杯子、手机支架、风扇、充电宝、刮刮乐之类的小礼物,抑或是包装精美又高档豪华的“蟹卡”“感谢信”“贺卡”云云。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附带一个二维码,一旦你忍不住“一扫究竟”,就可能收到“入群再领礼品”“引导下载App”“做任务”之类的刷单操作,最终被诱导进入诈骗圈套。

说起来,这种诈骗的套路并不复杂,快递物品的成本也很低,无非就是让人看到实实在在的甜头,逐步放下心理戒备。归根结底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占小便宜吃大亏,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总没错。但由于快递是大多数人日常生活都接触得到的东西,有些骗局则具有更强的迷惑性。比如,冒充“客服”或“快递小哥”来电告知商品存在问题,需要具体操作进行退款或赔偿;收到陌生快递需要“货到付款”等等。近年来,快递类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变化很快,令人防不胜防。

快递诈骗为何如此猖狂?仔细审视这些案例,不免心生疑问。其一,这些诈骗快递究竟是怎么从快递公司寄出的?早从2015年11月起,我国就已实行快递实名制寄递,理论上并不存在“不明快递”。如果是实名寄件,自然可以“顺藤摸瓜”查出寄件人;如果不是实名寄件,那快递实名制落实情况令人担忧。其二,用户隐私又是如何泄露出去的?是平台或第三方导致的消费者收件信息泄露还是快递公司系统“漏洞百出”?快递诈骗的背后,必然存在泄露、贩卖用户个人信息的灰色产业链。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快递都是一个突破口。治理快递诈骗就当“顺藤摸瓜”,公安机关应联合快递公司好好查一查。针对此类快递内容物轻薄、大批量寄出等特点,及时发现可疑行踪并锁定嫌疑人,对诈骗窝点进行查封处理,进而摸清查实诈骗链条的各个环节,将涉及的违法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治理快递诈骗,不但要“打蛇要打七寸”,也要“众人拾柴火焰高”。快递公司要从严把关,实行快递实名收寄制度,从源头上阻止陌生快递诈骗行为;平台要落实好监管责任,通过技术甄别、畅通举报渠道、做好风险提示等手段,为用户创造安全可靠的使用场景;监管部门更应强化执法力度,严惩诈骗分子,督促相关企业落实责任。只有多方合力,快递才能收得安心与放心。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网    作者:庄媛    编辑:郑秋青    
    “商务社区”助力全天候营商环境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