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杭媒评集
文物“回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023-09-05 14:48:03
杭州网 时评

英国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藏品“失踪”丑闻日前爆出,公众对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关注也直冲热搜。连日来,诸如“你要带我回中国吗?”“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等话题都受到极大关注。

公众牵挂、期盼流失文物“回家”,恰似对一段悲情历史的深情回望。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仅以大英博物馆为例,该馆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约2000件长期展示,诸如河北行唐县清凉寺壁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之唐代摹本、西周康侯簋,以及敦煌壁画和上万件敦煌经书书稿等绝世珍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睹物思人,鉴往知来,恰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无声写照。事实上,近年来,文物“回家”一直在路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2月相关报道,我国探索多样化文物追索路径,不断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共实现32批次、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而每一次国宝“回家”,无不聚焦公众目光,突显中国话语权日益增强,也继续凝聚让流失文物“回家”的爱国热情。

也要看到,让流失海外文物回家仍是世界性难题。当下,尽管全世界已建立有《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多个重要国际公约,然而,在追诉时效和强制性等方面,仍存在约束力小、执行力弱等问题。当然,越是困难良多,越要勇毅前行;越是前路险长,越要加大政府之间乃至民间的通力合作,国际社会更要背负起责任。事实上,也不光是中国,近年来通过不懈追讨,巴西、印尼、埃塞俄比亚等国都有成功索回被侵略、殖民时所掠去文物之经验,这也表明国际共识正日益达成,博物馆藏去殖民化蔚为潮流。而中国近年来更是与2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主导制定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敦煌宣言》,坚持呼吁历史流失文物应回归原属国,为完善文物返还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黄金易得,国宝无二。山水迢迢,挡不住文物“回家”的路。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见证,凝聚公众情感,写满不屈的民族文化精神。努力让漂泊“游子”回家,继续加大追索的同时,更要做到守土有责,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严厉打击盗窃、走私、贩运国家文物出境等违法犯罪行为,绝不使文物再受损、流失,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网    作者:涂建敏    编辑:郑秋青    
跨国反电诈 行动是最大共识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