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全民参与 丰富生物多样“族谱”
2021-07-23 16:51:49
杭州网 时评

近期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喜讯”频传,据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保护成效日益显现,其实是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成果之一。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野生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自今年2月起,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些令人欣喜激动的变化之所以受到人们关注和称赞,不只是人们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美”的天性,更是因为在构建生态廊道、普惠民生福祉上形成独特的经济发展附加价值。在着眼“十四五”规划的特定情境下,为美丽中国加“生态文明建设”分,撑起野生动植物有力“保护伞”,让人们在享受缤纷多姿野生动植物的同时,扭转因生物多样性不断恶化的全球挑战局面,从而反向作用加深社会大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是我们必经之路。

重大政策体系构建,多面交织形成支撑力量,丰富我国生物多样性“族谱”,是近年来最为有力的见证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规划了国家中长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战略任务和优先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多地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和举措,制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赋能。这启示我们,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强调政府引导,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持续修复和改善的空间保障,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护我们共同家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赋予时代内涵的正确打开方式,能否经受检验、创造价值,关键还在于公众积极参与——让生物多样性保护渐成共识,并化为自觉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仅靠政府积极作为,公众却置之度外,反而会贬损生态保护的原始价值。浸透灵魂的保护生态意识不是靠“口号式”的表面行动,而是需牢固树立绿色理念,步调一致,在具体的环境中,让民众有兴趣地去认知、去实践,同时向周围进行科学理念的传播,推动切实有效执行。

可以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走向值得我们深思和把握。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空前重视,持续不断地为世界推广“中国经验”和提供“中国智慧”。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具有非凡意义。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由一开始的单纯保护,到有意识地进行生态修复,是对保护大自然给予的不计其数的馈赠有着更为清晰且深刻的认识。旨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更是在文化和经济上力争创造双重效益。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中国大地所收获的美丽“答卷”,已汇成一段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跨越,凡益之道需亲力,美丽中国需亲为,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里程碑”尝试。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厉世成    编辑:沈雁容    
让市场更加“市场” 让“保障”更有保障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近期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喜讯”频传,据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