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杭媒评集
少年不是“小镇做题家”
2020-12-23 18:30:00
杭州网 时评

被两位少年感动了。

冬夜扬州街头,一醉汉纠缠一对母女,一少年挺身充当“防护墙”!14岁的张家辉是扬州市朱自清中学初二的学生,路遇一个喝得醉醺醺的男子正在不依不饶地纠缠着一对母女,他勇敢地冲上前去,挡在醉汉和母女之间,不让醉汉侵犯母女俩。醉汉借着酒劲对着张家辉拳打脚踢,下手很重。尽管被打得鼻青脸肿,张家辉没有退缩也没有还手。直到民警到来,控制住现场,他才离开。

上海格致中学高一学生盛晓涵,不久前有天晚上从学校返家,发现一位老伯倒在肇嘉浜路上。老伯符合心脏骤停的特征。盛晓涵争分夺秒对老伯进行了心肺复苏,一刻不停地胸外按压6分钟,以“教科书式”救人,为这位63岁的老伯抢回了一条命。后经医院诊断,老人遭遇了大面积心梗。12月17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盛晓涵同学特别奖,颁发正能量奖金5000元。

这两位勇敢能干的少年,当然符合“少年强”的形象。他们如果是孱弱的“书呆子”,除了做题考试其他啥都不会,那就做不出这样见义勇为和智勇救人的行为。张家辉还是初二的学生,那份正气那种勇敢,殊为难得。

最近有个词比较火,叫做“小镇做题家”。这两位少年显然不是“小镇做题家”的形象。他们当然要做题,但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生”。如果仅仅是一个“做题家”,无论是“小镇做题家”还是“城市做题家”,像盛晓涵同学那很可能就不会做“胸外按压救人”,面对倒地的老人,恐怕会手足无措,避而远之。

“小镇做题家”,是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依附于题海战术,擅长应试,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视野,资源有限的青年学子”。他们在中学阶段深陷于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做做做,考考考,分分分,以不错的成绩考入名校,却发现反而不再喜欢读书做题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不幸跳楼身亡,从留下的一份遗书看,他自称是“一个千疮百孔、扭曲至极”的人。尤为触目惊心的是,遗书中说:“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学之后,舍弃了做题这一优势项目。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为时已晚……”“做题家”真不该最后做下一道如此巨大的“人生试题”。

童年、少年被过分透支的学子,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无法保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可是,多少人从童年到青春期,一直被应试教育绑架,都在一个人苦闷地学习,不断地做题,不断地应考。“高得分学子”绝不等于“高成就学人”。人家是“作词家”,你是“做题家”;人家是“实业家”,你是“作业家”;人家是“博学家”,你是“考学家”“应试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恐怕更多的只会妄言“康德很烂”,而认为自己“很灿烂”。

所以,我们真应该向少年张家辉、盛晓涵好好学习。课堂之题可以做,但不要成为那个“家”;社会之题用心做,这个“满分”更重要。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徐迅雷    编辑:左春强    
给网购食品加上三道“安全锁”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小镇做题家”,是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依附于题海战术,擅长应试,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视野,资源有限的青年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