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热点聚焦 > 文化体育
“大语文”承载历史之大家国之大

日前公布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全套5册教材,除了新增《沁园春·长沙》《拿来主义》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篇目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板块,更是选入67篇(首)历代经典古诗文篇目,占全部课文总数的49.3%,被媒体惊呼“大语文时代来了!”

古诗文大面积回归新版语文教材,可谓扣住了传统,抓住了源流。语文教材是一个语言类的公共产品,每一次,关于选什么不选什么、哪个该占更大比重,都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然而,唯独这一次,在我看来,现代汉语一百年,如果放置在三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来看,古诗文篇目即便占他个百分之六七十,也不为过。

“大语文”之“大”,首要就是历史之大、文化之大、家国之大。打开文言文,就打开了历史和传统,打开了大国的博大和厚重。所谓“文史不分家”,在中国几千年文学传统中,文学和历史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以最为著名的《史记》为例,就兼具文学和史学双重修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领略古诗文之美,就是领略文言之美、语言之美、字词之美,就是领略历史之美、人文之美、山川之美。像郦道元的《三峡》,正文共189字(含现代标点),分四节起承转合,移步换景,写尽“三峡七百里”春夏秋冬四景。而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百字篇幅,现代人写一个微博的字数,却道尽“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博大、闲适与苍凉,那种劲道,远非白话文所能及。收入语文教材的这些经典古诗文,无一不历经时间积淀,无一不是千锤百炼,沉潜着一部大国砥砺前行的历史。

抓住文言文,就抓住了语文这个源流和根本。在众多“新”“旧”教材选本中,像绍兴乡贤吴楚材、吴调候两叔侄选编于康熙年间的《古文观止》,称得上典范之作。222篇散文名作,囊括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最经典的散文篇目,三百多年来,历经读书人检验,至今盛行不衰。趁着这次教改,有必要推而广之,使之成为中小学生课外文言阅读标配。事实上,今年学军中学的高考学霸黄文令杰,高考总分701分,语文高达143分,说起学好语文的经验,他最为推崇的就是《古文观止》,每天早晨诵读20分钟,既快速培养语感,也扩大了文学视野。

“大语文”之“大”,除了历史纵深,当然还有视野之“广”。像这次新收入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百年孤独》等,都不失为增进视野的现代文篇目。以新版教材为指挥棒,增进家国情怀,打足“中国底色”,在深耕文化传统的同时,更须博古论今,链接好历史当下。这就有必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深入浅出、融会贯通,这其实也对老师的素养和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像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肯定是行不通的,打消阅读兴趣不说,恐怕学生从此还会视语文学习为畏途,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金璟霞    
艺术小镇与乡村振兴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媛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