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杂感随笔
圆弧街角的春天
2014-04-09 11:33:16
杭州网 时评

一条默默无闻的小巷,叫着八百年前的名字;一面树影斑驳的白墙,濡着湿漉漉的江南诗意;一座爬满苔痕的老桥,有童年记忆滴落在石阶上……

杭州人焦俊,就在这样的白墙黑瓦间慢慢长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些看惯了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稀有的标本。于是他拿着画笔,去寻找,去记录。

这些景象并不遥远,就在昨天。这些家常生活、市井风情,曾是一座老城的根本。如今被焦俊珍藏,与逝去的岁月一起。

小时候,住在二层的简易洋房,未住过墙门房子和沿街房子,因此每到马市街、枝头巷的亲戚家玩时,总好奇“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喜欢有人间烟火味的画面。

文革时期,姑姑家住在有风火墙的深宅大院,从小窗向外望,天井内四围高墙上是蓝天白云,有一男声总在唱悠扬的评弹,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原来是从前一资本家的儿子唱的,这在火红光亮的年代让我很新奇。至青年,去老大房旁的电大分校上课,要经过老城区,老弄堂很长很长,一根根加固房子的木梁,晒满了衣服、被子。骑着脚踏车穿过,木梁一横一横从头上掠过,竟有好几分钟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开始画杭州的老街巷,为的是留下这座城市曾经生活的记忆。别人说,“拍张照片画画好了!”我不太愿意,感觉不一样的,身临其境,立在街边某一角,画上半天或一天,画得腰酸背痛,一张白纸便变成一幅写生。

十一年前也是春天时节,我常转悠在吴山路一带,民国时期杭州典型的民居在这里随处可见,街边梧桐树正发着嫩绿新芽,梢头挂着一颗颗的果实,真像丰子恺笔下都会的春天。吴山路与仁和路交界的圆弧街角,是两层沿街房,下层是水果店,水果水灵斑斓,真入画啊!招牌上写着“台湾槟榔”和“青叶槟榔”。通往延安路的仁和路街边开着大排档,店门外的黑板上写着“便菜便饭,一楼鲜肉冬笋烧麦,二楼杭菜粤菜川菜佳肴”。现在这座房子已不见了,成了湖滨银泰的一部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焦俊    编辑:李媛    
心香续文脉 感念中国节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一条默默无闻的小巷,叫着八百年前的名字;一面树影斑驳的白墙,濡着湿漉漉的江南诗意;一座爬满苔痕的老桥,有童年记忆滴落在石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