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网评论>专栏作者>杨蓥晖>
重审“撤点并校”有助制度进步

2012-04-27 16:34    杭州网

两会时传来消息,民进中央提交的提案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的小学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这成为诱发学生辍学的新因素。鉴于此点,民进中央建议,明确因地制宜撤并学校的政策因素,规定农村学校撤并的标准。

看到这则新闻,才忽然意识到重在发展基础教育的“撤点并校”制度,已经实施十年之久。其他不说,单从长三角地区农村日渐消失的“复式班”——先解释下何为“复式班”。十余年前,由于农村教师资源匮乏,通常会有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起上课,老师上半堂课教一年级学生,下半堂课教二年级学生——想想,教师就这么几个,哪里还会来分学科教学一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撤点并校”所取得的主线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十年之后,能由民进中央牵头在商议国是的两会场合重审“撤点并校”所存弊端,个人认为,批评只是表象,而其内在的,实质上是为了这项制度的有序进步与螺旋上升。

单从数据而言,十年间,“撤点并校”制度走得不慢,甚至可以用迅猛来形容——“我国农村的小学减少了一半,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这其中,经济跑得快、路网发达的东部地区,可能更容易接受并校之后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抵消离家远的潜在成本;但相对西部山区而言,若仅是为了响应“撤点”而去“并校”,就一定不会收获到“1+1>2”的效果。

但这种情况却是真实存在的。举一个例子,《中国青年报》去年12月报道,“由于撤镇并校,方圆10里的村子适龄儿童都在陕西陇县河北镇韦家堡小学寄宿读书,每周回家一趟背些干粮。”——从这一决非孤例的报道来说,韦家堡小学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撤点并校”,而未有相应的配套机制跟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其背后,可能还有财政对教育投资的赤字与无奈。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撤点并校”制度弊处所产生的后果,部分学生有可能吃不上饭——这点从免费午餐就可以佐证;弱势群体上学食宿成本增加;学生有可能路途遥远辍学;甚至因此跟父母远走他乡,产生更多的空心村……

这些由此及彼的社会问题,不需预见,已经开始浮现。如何解决因为这项制度而生的弊端,才是当下燃眉之急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能走出重审“撤点并校”这项制度的第一步,我相信本意是让这项制度更好地前行,也正是因为如此,无须畏惧在改革中所见到的弊端和带来的阻力,相反,只有正视之,才能从中加以大力斧正。

当然,除了对“撤点并校”各个地区是否该“一刀切”的讨论,还有制度之外的有效外延与伸展。比如,校车的配备与学生的安全问题、发达地区老教学楼的重生利用、教师的待遇问题……这些都是“撤点并校”的应有之义,而不能把它们撇清在制度之外。从这个角度来说,十年进行一项制度的试水和重审不算时间太长,但十年对一个孩子而言,教育不会有第二次重复。因此,这项已经上路的波及最大范围的教育改革,除了钱要用在刀刃上不说,更多时候,还得用心去想、合理去用。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杨蓥晖    编辑:周曦    
为何总有人缺席工资协商圆桌会雷书记撤个明星镇长可能还不行
 【相关阅读】
· 蹲着等地铁属于没教养?
· 数不清的羊背后是数不清的贪念
· “上海女”假新闻,在社会伤口上撒了把盐
· 网购投诉占25%是一记警钟
· 高铁定价权放开会不会只涨不跌
· “母婴室尴尬”折射管理傲慢
· 海外“爆买”消费力怎样才能回流
· 微信支付提现收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蹲着等地铁属于没教养?
证监会主席为何难做
“上海女”假新闻,在社会伤口上撒了把盐
“天价×”事件缘何频发不绝
厚植志愿服务精神,彰显党员责任担当
站在新起点上 彰显党组织的使命和担当
汲取“八八战略”精神内涵 牢铸基层干部担当使命
牢记殷殷嘱托 锤炼三大本领奋进新征程
杭州地铁强冷弱冷“变温车厢”很贴心
独子养老新政是雪中送炭还是火中取栗
只有众乐乐,才能年年新
不要让“路怒”控制了你的方向盘
蹲着等地铁属于没教养?
证监会主席为何难做
“上海女”假新闻,在社会伤口上撒了把盐
“天价×”事件缘何频发不绝
三学:以亚运精神建设新时代的新天堂
让书香漫过“浙”里的每一个角落
写在杭州亚运开哨时
文旅宣传“内卷出圈”:“流量”变“留量”还需规避传播风险
你真的了解西湖断桥吗
偶像文化应少一些“网红”身影
大白菜的“金融经”
坏人成就澳大利亚

人民时评  新华评论  凤凰评论  千龙评论  新浪评论

南方评论  东方评论  东北网评  大众时评  金羊时评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