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重点评论
我们该从首个雾霾红警中学到什么?
2015-12-08 15:03:13
杭州网 时评

    12月7日晚,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全市从8日7时至10日12时启动最高预警等级。这是北京自2013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通过以来首次启动红色预警。8日,北京市主要领导“不打招呼”来到市环保局和走上街头,检查空气重污染应对措施落实情况,可见有关方面对这次雾霾红警的高度重视。

    虽然仍有人纠结于上次雾霾指数爆表为何没启动红色预警,而这次指数200多就预警的问题,但实际上,更应看到这背后的启示意义。无论从重污染持续时间还是污染程度,这一次肯定不是最严重的,为什么在这一次发布了红色预警?不妨把这理解为,有关部门终于认识到,应对雾霾的前提必须是直面问题所在。雾霾就在那儿,污染严重程度公众心里也有数,哪怕是把指数降低一些,或者把预警级别调低一点,其实无助于解决问题。

    所以,北京发布红色预警固然是破天荒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意味着政府治霾理念的转变。或者说,现在也已经到了必须改变治霾思路的时候。以往雾霾一来,政府部门往往穷于应对公众的追问,或信誓旦旦地表示多长时间内根治雾霾。查找雾霾元凶,从根本上治理雾霾,这当然非常重要,但更要通过这次红色预警认识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将不得不与雾霾共存。基于雾霾的形成机制,以及雾霾治理的难度,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这情况下,首先就要把如何尽可能减少雾霾对社会和民众的伤害,当作政府治霾的一个重要议程。也就是说,除了制定和实施根治雾霾的措施,还要对雾霾污染天气有临时应急管理。前者涉及控制机动车总体数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关停并转重污染企业,甚至还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定位等重大战略举措,而后者主要是对社会生产生活作出临时性调整,以便民众避开雾霾的毒害。比如在雾霾到来之前提前公开发布预警信息,又如在雾霾袭来之际,落实停工、停学和限制机动车出行等应急措施,等等。如果说治霾是打持久战,“避霾”则是速效救心丸。

    就此而论,北京这次发布红色预警,可说是一个检阅相关应急处理机制的机会。别看这只是调整了预警级别,这背后相对应的却是一整套的应急管理措施。比如强制性实施单双号限行、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以及中小学停课、企事业单位可实行弹性工作制等。预警级别越高,对相关部门应急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高。在红色预警发布后,各有关单位能否立即激活相应措施,又能否扛得住考验,这些都要在真刀真枪的实战状态下,才能获得真实的答案。此外,从中也才能发现应急预案和措施是否存在疏漏,进而加以完善和提高。

    雾霾是人类活动层累堆积而成的一种污染表现形式。在人类活动未能有效减少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将要较长时间忍受它的肆虐。但面对雾霾污染天气,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公众,都不能自欺欺人,不能抱任何的侥幸心理。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应急避灾机制,更要下定决心对雾霾进行有效根治。只有这样,应对雾霾红警付出的代价,才不至于打了水漂。

来源:新浪评论    作者:孤云    编辑:李媛    
品“非”行之旅,看中国之担当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