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巧用“四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其多样性才能绽放夺目光彩,才有了交流互鉴的意义。如何巧用“四力”,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增进世界人民相互理解和信任,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锻炼脚力不仅是指广泛地吸取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方式,更在于要站稳脚跟,坚定为人民书写“中国梦”,在世界人民心中播下文化繁荣、和平正义的种子。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抒发着中华子民海纳百川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华夏民族独特璀璨的精神标志。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开辟了“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中国船队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丝绸换取当地琉璃和珍珠等物;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沿经东南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留下中国与沿途国家的千古佳话。一直到现在,中外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开展,通过展览、文学、影视、音乐等形式,加强各国在各种文化类型上的往来合作。练好脚力,更多的需要做好调查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国文化存在差异,但文明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了解其他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各国文明中生活的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实践中最最重要的一环。

锻炼眼力,这需要我们提升文化鉴别能力。对待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拥有比天空还辽阔的胸怀,但并不意味着全盘吸收。古人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了解各文化的真谛,细心甄别其中的内涵和内容。历史证明,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不可能,更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和进步都是有害的。对待优秀隽永的文化,我们应该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世界人民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建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对待糟粕歧视的文化,我们应该正视其产生的问题,努力剔除其糟粕。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文化多种多样,璀璨迸发,这需要我们十足的眼力去甄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锻炼脑力,多维度思考和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延续至今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中国进入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不仅需要善于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多的是需要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世界各文化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等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锻炼脑力,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于思想之下。我们要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拓展思维,更好得将优秀的文明成果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锻炼笔力,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廖周说过:“笔力是锻炼脚力、眼力和脑力是否取得呈成效的直接体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这需要站在人民立场,从受众的思维出发,把握群体需要,有针对的推送优秀的中华文明成果,达到好的宣传效果。世界人民也希望能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知识共享、普及科学,以此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幸福的种子。

来源:杭州网    作者:厉世成    编辑:金璟霞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媛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