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媒评集
旧衣何去,爱心何从

    又是靠“媒治”,揭示了公众的爱心又一次上当受骗。整整两年前,一只专“吃”旧衣物的“大熊猫”,出现在了杭城小区里,数量从最初的20只,增长至近2000只,几乎覆盖了整个主城区。人们被反复宣传:这是一只慈善公益“大熊猫”,投进去的旧衣物,主要将用于慈善捐赠……然而,杭州电视台“民情观察室”的记者,横跨江浙沪三地,追踪一条旧裤子的走向,挖出了背后真相,让人目瞪口呆!

    记者在一条旧裤子口袋里放置了一个定位追踪器,并用针线把袋口缝死,随机投进一只“大熊猫”。这裤子随后从“大熊猫”肚子里出来,上了车,走向高速,到了嘉善县,进仓库过了两夜,之后起程经上海,一直开到江苏太仓,下高速拐进一条村道,在一个处理废品的地方卸货。这是个“分拣中心”,工人们忙着把运来的旧衣物拆包、分拣、熨烫、打包,然后以“吨”论价出售,“一吨大概四五千元钱”。

    运营此项目的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这两年弄这“大熊猫”弄成了名利双收的高手。在3月31日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说捐赠衣物占总投放量的5%-10%。也就是说,90%-95%卖掉了,成了企业的利润!

    该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在网络上发布回应,大谈这一模式的好处。你说公益,他谈模式;你说买卖,他谈情怀;你说欺瞒,他谈创新。弄一个憨憨萌萌的大熊猫站在那里,就是个“零成本”运营……普天之下,还有比这个模式更好的吗?

    在项目运作的两年里,没有有效监督管理,没有信息公开发布,没有收支成本核算,早在去年就有媒体质疑个中“猫腻”,最后不了了之。面上总是大张旗鼓地宣传是慈善爱心,老百姓于是乐滋滋地去捐赠;如果说清楚90%及其以上是免费留给企业赚钱的,你说还有多少人会把旧衣物喂进那“大熊猫”的嘴巴里?

    旧衣服与旧报纸一样,都是资源,而且是优质资源;两者的回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收购旧报纸是要论斤付款的,那就叫市场化;一切以公益慈善为幌子,骗取公众的资源以及爱心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耍流氓。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公益的归公益,市场的归市场。贴着慈善的标签,打着公益的幌子,瞒着基本的信息,做着企业的行为,这叫欺诈。呵呵,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瞒得了一人瞒不了一众,这就是基本道理、基本常识。

    旧衣何去,爱心何从?熊猫只有黑白两色,最需要黑白分明;你既要谋私利,又要立“熊猫”的牌坊——那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迟早要倒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徐迅雷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