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齿轮”转动“大赛场” 亚运会的背后有他们的身影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9-23 09:22   

image.png

今天晚上,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备受期待的杭州亚运会正式吹响号角。

而在金华,男子足球小组赛激战正酣,亚运保障工作早已提前打响。

精彩赛事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默默奉献。如果把整个赛事比作一台设计精良的机器,他们就是其中的一个个小齿轮,虽然不显眼,但是对保障机器的良好运行十分关键。他们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保障着比赛安全、顺利进行。

利用多个智能化应用

他们构筑起亚运安保“护城河”

带领团队先后100多次对市体育中心场馆及周围路线进行踏勘;创造性提出预检、安检、票检“三检引流”方案,有效缓解观众入场拥堵;制订赛事安保方案及系列子方案,梳理制订各种应急预案……从今年3月起,市体育中心安保注册副主任王凯就持续忙碌,但他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家门口的亚运会千载难逢,我有幸参与护航,必定全力以赴。”

见到王凯时,他正在市体育中心亚运安保现场指挥部进行实操演练。在他的办公桌上,4只对讲机一字排开,面前的LED显示屏被切成十几个小屏幕,上面播放着安检口人员进出、道路车辆来往和场内看台情况。“每个重要岗位的监控视频都要反复检查,不能放过一点死角。”这是他首次参与护航重大国际赛事,如何确保赛事的万无一失,是他和团队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我们对每场赛事都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岗位以及每一项工作需要涉及的注意事项。”王凯说,工作流程既要确保赛事场馆的绝对安全,又要符合国际惯例,制订起来并不容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不断优化,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观众突发疾病从哪个通道走最快”“散场时拥堵如何分流”……为切实构筑起严密无懈的安全防线,王凯和他的团队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供一套套应急解决方案。为遵循智能亚运的理念,我市亚运安保团队充分利用多个智能化应用,实现视频虚拟戒备、视频联动、高空巡逻等功能,科学调度安保力量。

目前,从治安要素的巡查、消防设施的完善、通行线路的确定,到证件注册、人员安检等,一项项安保工作在紧张忙碌中有序推进。王凯说:“我们还曾去广州、成都、杭州等地学习大型国际赛事的安保经验,只为保障亚运平稳有序、安全精彩。”

市体育中心作为杭州亚运会金华主战场,王凯及其团队工作人员已正式进入“角色”,近段时间几乎天天忙到深夜,次日一早又准时出现在岗位上。“如果第二天有比赛,我们还需要组织夜间值守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安全检查和巡逻。”王凯说,安保团队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忙碌,目前最重要的是全身心护航亚运。

目标食品安全检测零差错

他们守护亚运会“舌尖上的安全”

赛场上,运动员们尽显体育竞技的激情;赛场外,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食品安全“保卫战”也以别样的精彩,守护亚运会“舌尖上的安全”。

见到叶佳琳时,她正穿着工作服,在无菌室里准备实验,对供应亚运会金华的预包装食品进行常规微生物检验及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根据安排,我今天下午就要进仓,趁上午有空,帮同事分担一些任务。”她说。

叶佳琳口中的“进仓”,指的是亚运会赛会期间的食材集中仓,主要为赛事期间亚运分村、定点接待饭店和集体供餐单位等场所供应食材。今年6月的中韩足球友谊赛、“韵味杭州”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以及“韵味杭州”2023年亚洲藤球锦标赛期间,叶佳琳作为首批进仓的工作人员,和团队的小伙伴一起对集中仓内的食品安全快检流程进行了测试,通过查漏补缺,为完善服务流程提出建议。“我们必须尽心尽责做好检测工作。”她说。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承担此次亚运会赛事期间金华亚运分村、定点接待饭店、集体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对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该院食品所工作的叶佳琳来说,在参加工作不到5年的时间里,能先后服务省运会和亚运会,她感到非常幸运。“这很好地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也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心。”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党委委员、食品所所长董晓尉介绍,按照规定,定点接待饭店的每批次食材要全检,所以晚上大家入睡的时候,检测员们则在检测,等天色渐明,食材送往饭店,他们才能补觉。“因为食材送来的时间并不完全固定,有时候检测员白天也要随时起来工作。”董晓尉说,检测员都要沉稳、细心、专业,保障食材安全。

和叶佳琳奋战在检测一线不同,同科室的肖金阳主要负责后台实验数据的录入和出具检测报告。“单位能派去集中仓的人员有限,既然我不能去,就想在后面多承担一些。”

肖金阳已怀孕8个月,院里一开始并没有让她参与此次亚运会服务,但肖金阳主动请缨。“这是一次很特殊的人生经历,我带着宝宝参与了亚运保障工作。赛事结束,我就可以安心待产,生一个亚运宝宝。”肖金阳说,亚运会开到家门口,非常难得。“等孩子长大,我就可以告诉他,我们一起经历了亚运,想想就觉得很酷。”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院长朱中举介绍,此次亚运会,该院集全院精锐力量,派出6个保障小组,全力保障赛事期间的食品安全。“6月测试赛期间和亚运会男足小组赛比赛至今,我们已检测了预包装食品约500批次,快检约1700批次。随着藤球项目开赛,我们的任务还会更艰巨,但我们有信心,高标准完成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青年突击队+智能机器人

他们护航亚运“满格电”

9月21日晚10时许,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男子足球小组赛E组泰国队对战韩国队的比赛刚结束不久,观众还沉浸在激烈的比赛氛围当中,市体育中心保电团队“馆长”舒成也带着团队成员一起,对赛后场馆内用户侧相关用电线路进行红外测温,并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巡视。“9月8日起,我们就已经全面进入亚运赛时保障状态,指挥部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配备充足保障力量,确保各项保电任务落实到位。”舒成也说,赛事期间,他们将与场馆内的每一个灯头、每一个插座、每一个话筒“打成一片”,这样的状态将一直持续到亚运会结束。

自今年4月以来,舒成也就一直驻守在市体育中心。他和保电团队成员走遍了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的各个角落。在舒成也的微信运动记录里,每天行走2万多步已经成为常态。曹闻凯是国网金华供电公司派驻市体育中心保电团队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亚运会期间,我们以最高标准应对,不断提升改进自己的工作能力。”

为大力提升亚运保电智能化水平,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突击队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在市体育中心开关站等重要站所,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智能巡检系统,实现赛场供电线路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来自该公司双碳专班、科数部、基层供电所等多岗位的青年队员,创新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开关站模拟应急演练,利用巡检智能机器人、地钉智能监测、激光雷达扫描等新技术应用,实现数字化手段推动保电模式向智能化升级。

在变电站10千伏开关室,一个智能巡检机器人穿梭其中,酷似眼睛的摄像头扫视着开关柜,机械手精准定位,快速进行分合闸、转换旋钮开关等操作。场馆内,一台小型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借助全息感知、红外成像智能监测等技术,对开关柜进行自动巡检。

“所有涉及赛事的比赛场馆都完成了开闭所等站房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14个智能巡检机器人将协同助力亚运会供配电系统平稳运行。”亚运场馆保电工作人员楼锦亮介绍,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积极推进智能技术应用,建成泛亚运区域输、变、配电网设备全要素“数字孪生”电网,通过三维数字化模型,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为亚运场馆保供电注入强劲动力。

为赛事提供最优志愿服务

他们展现中国青年时代风采

连日来,承担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金华赛会志愿服务的“小青荷”行走在亚运分村和各个场馆,一个个年轻的身影,正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盛会的到来。金华的1400余名“小青荷”主要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作为杭州亚运会金华赛会志愿者,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统计系应用统计学(金融统计)专业大二学生汪周毅早已进入状态。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启动招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在经过面试、培训、配岗之后,汪周毅表现突出,最终成为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藤球竞赛技术运行训练热身场地的志愿者组长。

“即便经过多次培训,我们依然在寻找不足,希望能在正式比赛中提供最完美的志愿服务。”这几天,汪周毅还在背诵与亚运相关的英文单词、短语。为了补足短板,他提前半个月结束暑假回校“闭关”,如今用英文交流已基本不成问题。

杭州亚运会金华赛会志愿者队伍呈现专业性、代表性、广泛性等特点,其中不乏一些曾从事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小青荷”蒋松哲说:“我们将坚定服务信念,与业务领域通力合作,形成最强志愿服务合力,讲好‘小青荷’故事,为亚运赛事提供最优质服务,展现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

与此同时,“小青荷”领队老师也已做好充足准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团委书记张璟琨是该校500余名“小青荷”的领队老师之一。“我们对志愿者换岗休整空间进行提档升级,实现了功能分区,志愿者可以感受到家的氛围。”张璟琨说,她希望带领“小青荷”出色完成亚运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为他们留下有趣、温馨、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

摄影专业毕业的张璟琨,还在工作之余拿起摄像机,为“小青荷”志愿者拍下点滴瞬间。“志愿者代表了当代青年的朝气、城市的活力和未来,我们希望他们具备扎实的技能、知识,做好赛事服务,也希望他们乐在其中,享受亚运氛围。”张璟琨说,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文化交流互鉴的盛会,她希望携手“小青荷”一起共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当好文化传播的使者。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记者 方璟 季俊磊/文 陈斌 方璟/摄  编辑:陈俊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