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印月三谈
露天作业的工匠

    大国工匠,一听这词儿就觉得要做大事情的。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无处不在的能工巧匠,也因为他们,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会顺顺当当。

    那天早上,我在杭州城北体育公园附近的儿子家,从17楼上向北面眺望,那儿毗邻的是一个小公园,小公园旁有几位身着桔红色服装的人,在树荫下时而低着头,时而弯着腰,正在忙碌着什么。

    初到杭州,出于对新环境的好奇,我像顽童一样拿出家里的望远镜,朝那边一瞧,原来这是一个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几位师傅们正在修理着一辆辆杭州的小红车。而沿白石巷边的马路旁,摆放着一排长长的自行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成为这条路上一道红色的风景线。

    为何该停放点会有那么多的自行车要修理呢?带着这个疑惑,我在骑车送孙女上幼儿园返回时,特地到那儿停下来,并以当年做新闻采访一样了解情况。

    原来,这里是下城区漾河弄公共自行车停放站点。自从今年共享单车蝗虫般进杭以来,杭城主城区的2838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全部实行24小时服务,一改原先主城区24小时租车服务点只有200个的现状,尽量满足市民的用车需求。

    在随意地聊天中,这个站点的负责人老冯笑咪咪地告诉说,为了方便市民,他们还设置了30个维修点,配备150名维修师傅,这里是城北一片的集中维修点,这几位师傅除了维修公共自行车,还义务为市民免费维修。见我听得出神,他稍停了一下话语,指了指我的自行车说,像你骑的私人自行车,如果突然碰到轮胎瘪或骑行不畅需要检修时,可以到就近的义务维修点,请师傅们免费维修。

    此刻,我打开了话闸子,点赞起今年刚来儿子家的第二天,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这在给自行车打气的故事。那天,我首次送孙女上幼儿园经过这里,突然看到一位小伙子正弯着腰在检查一辆辆自行车。于是,我上前询问有没有打气筒?结果,那位师傅不仅给自行车充满气,还将我的自行车朝了个天,进行全面的“体检”。十多分钟后,他叫我试骑一下,令我十分满意。当我提出要付点劳务费给他时,他却认真地对我说:“我们本身是公益的事,怎么能收你小费。”

    激动之余,我在键盘上敲打出近千个笨拙的文字,起了标题为《一位心灵手巧的新杭州人》,后来在《杭州网》的“杭州时评”栏目上刊发。当我对着这位管理者,说出了这个小秘密时,这位冯站长恍然大悟:噢!原来这是你写的啊!你刚从富阳区财税局退休哦。

    其间,一位头发花白的市民推着一辆自行车,气喘吁吁地前来打气。在旁的一位高个子师傅知情后,二话不说地为他打了气。当他又提出自行车立脚上的拉伸弹簧失灵时,这位师傅检查后,从一堆旧零件里找了一只还可以用的更换上,使这位大爷感动不已。当我问这位高个师傅叫什么名字后,他却笑笑说,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份,没有什么可以采访的。事后,还是这位冯站长告诉了我,这位师傅姓毛。

    此后,我每天经过这里时,总要关注一下这些师傅们的劳动背影。阳光猛烈时,树荫下是他们的工坊;细雨绵绵时,遮阳棚是他们的屋顶。当一辆辆病车从大巴上卸下来,经过他们的修复后,再用分流到相关站点时,他们的脸上是劳动者的欢乐和自豪。当市民们获得免费维修后,留下了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时,他们总说:没事,应当的。

    有时我想,这些普通人在艰苦的劳动环境里,用他们的一技之长,确保了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行;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谱写了为民服务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些师傅们,按目前时髦的话语叫他们为“工匠”,我看一点也不为过。

 

来源:杭州网    作者:刘学文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