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看杭州”系列报道:“三无城市”杭州换脸术
2016-04-07 14:41    杭州网

  

已经搬迁,等待拆平的重机厂,屋顶依稀可见“工业学大庆”的口号。(资料图)

  矗立在重工路旁,重机厂留有老一辈人的回忆。(资料图)

  

重机厂的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畅销国内外(资料图)

    重工路上无重工。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在80年代率先引进德国德马克和日本三菱重工等产品和技术,引领风骚的重机厂,如今已经在临安青山湖工业区觅得新生。

    恰如重机厂的搬迁,早在十年前,杭州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开始产业调整,通过“退二进三”、“发展十大产业”、“一号工程”等经济战略,将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位于主城区的工厂大批腾退。以产业置换的方式,引入第三产业,一出一进之间,这批工厂原来的土地上,迅速崛起了一批智慧CBD和信息经济产业园区。

    2015年12月22日,在用完最后一批坯料、结束了流水线上最后的一道工序,杭州钢铁集团位于杭州半山的钢铁基地生产线“熄火”,全线关停。这一天,杭州也因此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的城市。

    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正在进行中,业务如何转型,人员如何分流最令外界关注。“钢铁企业一定要有,但是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一定要合理,要结构性改革。”赵一德介绍,杭钢有一部分并到了宁波钢铁集团做特种钢,还有一部分留下来的,在杭州北部的半山地区,全部进行了生态化改造,不再搞工业,转做文创产业。

    当然,以重工路为代表的变迁,并不意味着制造业对于杭州不再重要。“杭州的信息经济不是光把经济软化,我们提的是‘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强调的是两条腿走路,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化和信息化一定要互动起来。”赵一德强调表示。

    立新:综试区成了“网上丝绸之路”

    在意大利馆,货架上整齐排放的红酒。(人民网 张晓赫摄)

    “这里是正宗的意大利红酒,欢迎品尝。”在刚刚入驻小镇的意大利馆,老板纪冬昀一边热情的招呼客人,一边快速的摆出一排酒杯。在这家意大利馆的货架上,除了红酒,还有巧克力、咖啡、日化洗护等各大电商经常脱销的“网红”产品,价格相比代购与直邮,也十分具有诱惑力。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李媛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