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媒评集
破解“饿了么”式黑幕,需要创新监管模式

    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国内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一些餐厅贴出的照片看上去干干净净,实际上,实体店却是油污横流的黑餐馆。此外,“饿了么”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照片。就此,连线本台特约评论员杨沛林,听听他的评论。

    你好,主持人。

    早在2014年,多家媒体就曾对无证黑作坊入驻外卖平台的现象进行曝光,“饿了么”、“美淘外卖”均有涉及。当时也掀起了一阵整治高潮。然而时隔两年,规模日益庞大的“饿了么”却又爆丑闻。在我看来,这其实暴露出,我们原有的市场监管模式,对于互联网平台这种新型业态的失效。

    当互联网降低了经营者的交易成本,也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违法成本。因此,对于这些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店的经营者来说,原有的法律监管约束力,大大削弱。而那些掌握着商家入驻资格的互联网平台本身,他们又会愿意去严格监管那些入驻商家吗?我看未必。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来说,其成长路径都是抢占市场——提升企业估值——引进融资——再抢占市场这样的循环。无论是平台经营者还是投资方,都只会盯着报表数字,增加订单量,增加市场占有率成为了平台企业的唯一目标。不仅在外卖行业,几乎整个 O2O 行业都存在大量刷单造假,默认甚至纵容各种不合格的商家入驻和不合格商品的泛滥,只因为这能带来交易量。至于平台上商品的质量,那是垄断市场以后再考虑的问题了。

    可见,无论是“饿了么”上的黑心作坊,还是淘宝上的刷单、假货,单靠政府监管和法律威慑,恐怕是有心无力;而想让平台自主管理,恐怕他们又是有力无心;依靠央视315晚会这样的第三方监管,那更是杯水车薪。对于互联网O2O平台这样的新经济模式,我们也需要跳出以往的思维定式,用合作来创新监管模式,去补上漏洞,让奸商假货无处容身。

来源:杭州之声 杭州网    作者:杨沛林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