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让专家、艺术家参与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016-03-09 14:32    杭州网

 

 

在深入基层对各地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考察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发现,不少地方缺乏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认识,更缺乏专业保护和管理水平,凸显了不少问题。有过助力运河申遗经验的她,在今年两会上呼吁:一定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让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民俗专家及艺术家参与各地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制定。

面对眼下不少文化遗产景区发展日趋雷同的现状,崔巍告诉记者,通过精耕细作保持每个文化遗产的独特性至关重要。

歌剧舞剧院为运河申遗保护而创作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2014年来已巡演80场,行程42800多公里。该舞蹈剧场是崔巍历时三年深入大运河沿线城市采风后创作的,她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艺术作品,来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有部分极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经改造、租赁后,成了当地的小商品市场、风味小吃街,破坏了古建筑及周边环境原有的文化氛围与意境。不是风情小吃街,就是‘某某印象’,再就是满街的‘伪文物’。”

崔巍观察

不是风情小吃街,就是“某某印象”

不少地方把保护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创收的手段,与旅游业开发过度结合,致使文化遗产及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甚至有部分极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经改造、租赁后,成了当地的小商品市场、风味小吃街,破坏了古建筑及周边环境原有的文化氛围与意境。不是风情小吃街,就是“某某印象”,再就是满街的“伪文物”。

各地政府每年投入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使用,也缺乏专业的规划指导,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水平较低,使得相关资金无法有效使用。

崔巍观点

不必过度保护,也不要过度开发

每处“文化遗产”,真正展现的应当是当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文化遗产都有自己的特点。

不必过度保护,也不要过度开发;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历史和人文内涵。

以杭州对运河的保护与开发为例,做到了不仅保护了运河,也发展了一批像伞博物馆、剪刀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派生出来的饮食文化餐厅。正是因为考虑了当地“人与自然”的关系,杭州的运河既是原来的运河,又不是原来的运河。老运河原汁原味的味道,在今天又成了新风景。

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一定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我最忧心的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文化遗产却已经被破坏了,这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特派记者 黄宇翔 徐墉    编辑:李媛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