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为一只鸳鸯千里追凶,为何值得?
2025-04-10 16:51:47
杭州网 时评

西湖的碧波上,一只鸳鸯的死亡激起千层浪。近日,一名游客在西湖边用弹弓打死了一只鸳鸯,尝试捕捞无果后匆匆离去。民众义愤填膺、提供线索,公安全力出击、跨省追凶。随着凶手的落网,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质疑:为一只水鸟动用警力跨省追查,是否过于兴师动众?这一切,值得吗?或许当你站在西湖湖畔眺望,亲眼看着那些鸳鸯嬉戏欢游,一切疑惑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唯一的答案——值得。

那只被弹弓击杀的鸳鸯,曾是摄影爱好者镜头里的常客,是孩子自然笔记中的主角,是观鸟者可望而不可触的美丽生灵,更是西湖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数市民游客珍而重之地观望着,守护着他们,却又被凶手的一张弹弓,一块石子轻易击碎。他击碎的不仅是鸳鸯的生命,还是民众的拳拳之心,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法治底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将“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最低刑罚定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看似冰冷的数字之下,是现代文明社会对自然生灵划出的最温暖的保护圈。从云南异龙湖紫水鸡案,到江西鄱阳湖白琵鹭案,每一起案件的严肃处理都在坚定地诉说着我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当我们为保护生态立法,为追捕凶手投入警力时,本质是在用文明的利刃击碎蒙昧的“人类中心主义”——那些曾被视为“无关紧要”的小生命,和我们一起构筑出了这颗绿色的星球,也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西湖“鸳鸯护卫队”志愿者十年如一日的水岸巡护,与公安民警跨省追凶的身影,跨越时空,共同筑成了保护环境的坚实壁垒。这种守护力量的一代代传递,恰是中国生态意识觉醒的生动注脚。杭州植物园的夜间自然观察课报名秒光;《众神之地》《蔚蓝之境》等纪录片掀起观鸟热潮;科普博主“无穷小亮”的动植物鉴定视频播放过亿——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生命观的重塑。

对生态文明的崭新理解,已经化为切实的种子,开始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疯长。云南野生象群北迁,引发全民守护;成都为鸟类划定暗夜保护区,调整城市灯光亮度。这些带着体温的守护,与西湖畔的千里追凶形成奇妙呼应,温柔与坚定交汇,共同编织出中国生态文明的经纬。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应该只是一串字符或是一句口号。它应该是江豚身上的每一个芯片,是鸳鸯脚上的每一串编号;是村边潺潺流过的每一条河,是护林员深情抚过的每一棵树。我们需要理解那个在沙滩上送搁浅小鱼回家的孩子,就像我们需要理解:守护每一个具体的生命,才是生态保护最真实的温度——因为“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道:人并不比飞禽走兽高明多少。在地球上,人类从来不是孤立的主宰,而是万千生命中的普通一员。当我们学会为一只鸳鸯的生死较真时,或许才真正读懂了文明的深意。

来源:杭州网    作者:方熹    编辑:方志华 沈雁容    
农业强国规划引领——“大国粮仓”更稳,乡村振兴“续航”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