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杭媒评集
“打柴油受重罚”不能止于纠错
2025-01-07 16:49:01
杭州网 时评

备受关注的“打柴油被罚3万元”事件已有下文——被罚的顾师傅不服该处罚,申请行政复议成功,当地日前已退还3万元罚款。去年11月,安徽寿县农民顾师傅因农收而开皮卡去加油站为自家农机打了一百多升柴油,却被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以涉嫌“未取得危险品道路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品运输”为由扣车,并罚款3万元。

此事涉及法律规定与农民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法律对危险品运输有严格规定,顾师傅确实涉嫌违法;另一方面,农时紧迫,农用机械需要使用柴油。顾师傅家的田地距最近的加油站约10公里,农忙时让农民三天两头雇请平板货车拉农机去加油并不现实。一边是误不起的农时,一边是随时可能面临的高额罚单,这无疑让人陷入两难境地。

然而,法律从来不是冰冷的,它总是充满着人性化的温度。《行政处罚法》中的“豁免条款”就明确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在为农机打柴油这一普遍场景中,多数农户单次购买量有限且运输距离较短,风险可控。机械式执法、只认法条而无视具体情境,这不仅让农民承受不必要的经济压力,也很容易带来“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甚至“为罚款而罚款”的观感,损害法律应有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持续推动行政执法落实“过罚相当”的理念,尤须体恤困难群体的难处。也正如淮南有关部门后续通报所言,要“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统筹解决好行政执法和群众需求的矛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农忙季节组织合规的车辆和人员服务田间地头”。事实上,近年来,持续推动打通农机加油“最后一公里”,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就强调,在农时紧张、用量集中的时段和区域,油企要提供送油到田间地头服务;要密切关注“小、散、偏”地块作业用油需求,加强供油服务。强化助农服务,此次事件暴露出诸多短板与盲区,仍须各方全力推动补足。

“打柴油被罚3万元”事件落幕,相关部门不妨借此开展公开普法活动,既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又推动人性执法、精准执法理念深入人心,并以此为戒,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保障群众的合理需求。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网    作者:涂建敏    编辑:沈雁容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