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根治不良粉丝文化“痼疾”需“刚柔并济”
2021-08-09 17:05:19
杭州网 时评

近日,针对网上不良粉丝文化等问题,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网站平台规范和引导粉丝群体理性追星。相关部门重拳出击,稳扎稳打,一套“刚柔并济”的组合拳之下效果显现,对整顿行业风气,守好道德底线,规范资本市场价值自觉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追星并形式网络良性互动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畸形的饭圈和不良的粉丝文化发轫于资本的逐利和各大平台的鼓吹,加之近年来造星势力不断利用、诱导以及裹挟青少年这一“饭圈”中的主力军,大肆宣扬“偶像崇拜”主义,甚至“神”化自身偶像,导致“饭圈”乱象丛生,逐渐跑偏。诸如流量造假、购买热搜、网络骂战、应援集资不胜枚举,甚至为了不允许有不同声音存在,公然利用公共权力实施网络暴力,轻则人肉搜索,重则封号关停。加速膨胀的极端“粉圈”团体、党同伐异的“饭圈”风气,一路从线上蔓延至线下,这样的“饭圈”已然走向歧途。因此,整治“病态”甚至“魔化”的不良的粉丝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明星在享受粉丝红利的同时,理应主动承担起正确引导粉丝行为的义务。粉丝群体肆无忌惮的行为产生,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明星群体纵容和沉默。偶像崇拜任何时代都有,青少年追星已很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星可以“任意榨取”和“随便宰割”。娱乐圈明星作为粉丝的偶像,应该主动担负起引导未成年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树立正面典型形象,努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有效释放社会各阶层压力,让饭圈成为正能量的聚集地。因为一旦盲目“造星”,肆意破坏价值体系,枉顾法律准则,践踏道德底线,明星必将遭受“反噬”。

面对日益“猖獗”的饭圈文化,正确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至关重要。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到来,催生出的“流量经济”价值在市场中地位凸显,这背后的商业资本逻辑也就不言而喻。毒化青少年思维方式,扭曲粉丝三观,造成群体对立均是资本市场盲目逐利导致的社会“痛点”。根治这些痼疾不但需要发挥网络媒体正确舆论导向作用,还需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引导工作。一方面,媒体需规范自身网络行为,不过度消费“明星符号”,不对粉丝群体进行利益捆绑,污浊社会风气;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需加强联合,实行良性且具有延展性的教育引导,帮助青少年矫正盲目心态,提升自身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

根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监管部门开展高压态势必不可少。平台的纵容,监管的失职,机制的缺乏,使得整个娱乐产业不断“病变”走向异化。因此,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需制定刚性的制度,对不良商家以及灰色产业链则要沉重打击,态度坚决,不可手软。另对市场加强监督治理,严禁资本炒作,强力遏制无序扩张,坚守底线,更不容马虎和懈怠。

当“饭圈”文化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文娱”景观时,它本身产生的价值同样丰富新时代下的文化生态。推动文化产业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构建起强大的“能量场”,为凝聚起更多的善念之力和正向价值,仍需全社会共同作为。

来源:杭州网    作者:厉世成    编辑:沈雁容    
“一日三宣”怎么看?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