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时评头条
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平等就业权
2020-09-10 15:55:12
杭州网 时评

近日,一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教师招聘时,仅仅因为学习形式是非全日制,就被拒之门外。江西南昌发布的人才政策,也不包含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的就业难题,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多地明确表态,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视同仁。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区别对待,确实是一大偏见。尽管相关地方和部门并没有说明为何另眼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但社会上确实长期存在对非全日制教育形式的不合理看法。有的人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门槛低、学习过程“水”,甚至花钱就能拿到毕业证。这些现象或许曾经存在过,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后,上述现象的存在空间已经大大被压缩。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这一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都要通过国家统一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后才能进校学习,原有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被取消。这一改革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都是同一入学标准、同一培养方案、同一毕业要求,所获学历学位证书也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唯一不同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周末或集中一段时间授课。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等同于以往的在职研究生,更不等于“水货”。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水平不如全日制研究生,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情理。

当然,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免不了有混文凭的学生,用人单位如果对某个应聘者的学历或知识水平有疑问,完全可以详细加以考察,但不应该直接把某一种教育形式的应聘者排除在外。

今年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后首批学生毕业之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相当受关注。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对待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偏见,也有理性的声音。早在2016年9月,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就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全日制学习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获取知识的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可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平等对待非全日制研究生,既是保障他们的就业权,更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就业规定,有关部门不妨来一次大扫除,清除各类就业障碍,让人才们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网    作者:王俊勇    编辑:郑秋青    
钟芳蓉:从乘风破浪到逆风破“土”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平等对待非全日制研究生,既是保障他们的就业权,更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