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教好学生”而非“选好学生”
2020-05-27 16:33:10
杭州网 时评

如果你是家长,极大可能患一种“焦虑病”,且孩子年龄越小,你越焦虑。原因很简单,如今教育这条起跑线越来越超前。原本中考把学生的筛选压力延长到了9年,但因为有幼升小、小升初择校这个“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关卡,掐尖的压力直接下沉到了低龄。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整个社会变得空前焦虑,家长、孩子尽管疲惫不堪,但谁也不肯轻易放弃。一边抱怨,一边身不由己。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民办教育的“掐尖”倾向。民办学校利用自主招生、提前招生的优势筛选生源,直接包揽优质生源。长此以往,义务教育阶段便出现了“公退民进”现象,即最好的小学与初中几乎全部变成了私立学校。为了进这些顶尖的民办学校,各类针对性的特长班、补习班、衔接班层出不穷,最终形成“马太效应”,让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长期不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在此背景下,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国家决策层推动公民同招改革,正是为了有效解决教育公平、孩子前途这个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

但是,“公民同招”也引发了异见,有一种观点认为会导致教育质量倒退,优秀的学生难以得到优质的资源。这显然不是顶层设计的初衷。推动公民同招的改革绝不是简单地“拉平”,相反,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推动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提升。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通过率先铺开“阳光招生”、推行名校集团化、实施“三名工程”、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等举措,打造了一系列“家门口的好学校”,以点带面地提升公办教育的办学水平。然而对照建设“美好教育”、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杭州时不我待。

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大、发展不断走强,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打造“美好教育”,要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办、民办是互为补充关系。公办学校必须担当教育公平的压舱石,民办学校应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公民同招不是压制哪一方面,而是为了划定更公平的起点、打造更健康的成长跑道。

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发展不能单靠“生源依赖”,而是要从“选好学生”转变为“教好学生”。这个道理对两者都适用。

来源:杭州网    作者:何芳芳    编辑:郑秋青    
“生态美”是全面小康 最亮丽底色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你是家长,极大可能患一种“焦虑病”,且孩子年龄越小,你越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