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生态美”是全面小康 最亮丽底色
2020-05-27 09:53:12
杭州网 时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在5月25日的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刚上任不久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做到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遇到挑战,就放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就放松对环境监管和环境准入的要求。”

黄润秋部长的上述表示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六保”“六稳”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经济基本盘,环境保护是不是应该让让路呢?对一些企业的排污、对一些项目的环评是不是可以抬抬手呢?黄部长对此给出了鲜明的态度。

“六保”“六稳”,该让路的必须让,该守住的也必须守。政府过“紧日子”是一种“让”,减税降费是一种“让”,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种“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一种“让”,允许流动摊贩回归是一种“让”……但有些事是不能“让”的,有些底线是不可以被突破的,比如生态环境保护。其一,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恢复的成本是不可承受之重,这样的权宜之计将是对长远利益的巨大破坏;其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脱贫攻坚进程中已被实践充分证明的成功之路,人民沿着这条路从贫困奔向小康,还将沿着这条路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条路同样是“六保”“六稳”之路,破坏了这条路实属饮鸩止渴、自断手足。

底线要坚守,然而绝不意味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机制上、方法上可以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须围绕“六保”“六稳”积极作为,也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今年3月初生态环境部推出的两个“正面清单”就是积极作为之举——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前者旨在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后者旨在监管灵活适度、不添乱,对那些管理规范、环境绩效水平高的企业少一些甚至不再搞“现场执法检查”。在这方面,“数字赋能”同样可以大显身手,遥感、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能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等,这些“非现场检查”方式,既比现场方式覆盖面更广、准确性更强、发现问题更及时,同时也有助减轻企业负担、避免人为的执法不公。

黄润秋表示,“今年,我们还会启动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督察将主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围绕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开展。这个表态让人欣慰,“民生”是篇大文章,清洁的水与空气、不受污染的蔬菜、蓝天白云、山明水秀,都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小康最重要也最亮丽的底色之一。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网    作者:翟春阳    编辑:郑秋青    
加快医疗新基建势在必行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