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杭州:多做少说,大道至简

闫雨婷 摄

近日,微信朋友群里流出一个消息,杭州有好几个律所都收到来自湖北的求职函,来应聘的都还是有年资的骨干律师,表达出强烈来杭的意愿。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杭州,在抗疫中的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温暖大度;在切换复工生产时,又高瞻远瞩、格局恢宏、收放自如……这一疫,又为“宜居之城”、 “宜业之城”增添了新的魅力。但杭州,仍然如一个谦逊、勤奋的青年才俊,仍一如既往地踏实做事、低调做人。

有人说,这次疫情,最考验的是两个,一个是政府治理能力,另一个是老百姓自律能力。

杭州,作为长三角最有经济活力的中心城市之一,1千万常住人口,数百万的流动人口,疫情到来,最大的考验是怎么控,怎么防?当然是政府第一时间决策,在浙江率先在全国第一个实施“一级响应”以后,杭州市及时发布并实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随着疫情的发展,防控举措逐步升级。停驶和调整公交线路、地铁的营运时间和发车间隔,并配合疫情诊疗开通战“疫”专线。启动严密的网格管理,直至 “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示有效证件。”该严时,就严到极致。微信群里转发的,不是外地各种不讲人性的锁门、堵门,而是各社区各种五花八门的“出入证”。基层管理员们尽心尽责,社区、村庄是最基础的防控阵地。人民日报刊发的一张“思维导图”,5个关键步骤、十多项分支举措、近百个处置方法……就出自杭州西湖区小江社区(原小江村)的一个计生协管员之手。

有人说,此次疫情不仅是对中国治理水平的大考,也是一场对智慧城市的大考。

以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为己任的杭州,杭州除了“人防”出色,“智控”也高举高打,“智慧城市”也作了一次高负荷测试。

杭州市卫健委等部门通过“城市大脑”智能平台,建立了卫健警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基于该系统,凡是近期到过武汉的市民或游客,来到杭州后,都会收到一条提醒主动隔离观察的短信。据说,通过该系统的大数据排查,武汉来杭人员及接触人员共有近2.2万人,现居家医学观察人数21623人。

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让全国人民知晓了杭州的“健康码”。基于大数据,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实行绿、红、黄三色动态管理。健康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防疫部门精准掌握人员数据,也对居民日常生活、企业复工等社会基层管理起到强力支撑,从而促进抗疫期间的社会和谐。

有人说,此次疫情的暴发,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温暖。而这种温暖,一是对这个城市的人民,二是对这个城市的朋友、客人。

在防护用品口罩一罩难求之时,又是杭州,每天向市民派发免费口罩,率先采用线上申请,物流配送到家的方式,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给市民带来安全和便利。这一举措,让许多外地网友大喊想做杭州人。

1月25日,来自新加坡的TR188次航班,上面有110余名回不了家的武汉旅客。杭州,用极大的胸怀和友爱接纳了他们。飞机着陆后,2名发烧人员即送至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其余武汉乘客在机场宾馆就地隔离发热病人立即送医,得到最好的照顾。一对来自湖北的母女,春节期间,在无人居住的农舍里被富阳区的社区干部找到,送到位于山中的一处民宿隔离,受到关怀、照顾,让娘俩情不自禁在网上分享起自己的“隔离日志”,她们对杭州这座城市,对刮目相看,认为杭州人“很热心,很温暖,也很有执行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等来的春天不可能是最美好的春天。就在疫情基本稳定时,复工,恢复生产,身处浙江的杭州又先行一步。这固然很有风险,但却更是体现了能力和担当。杭州在浙江省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时,发布了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1+12”系列政策。据测算,“1+12”惠企政策涉及支持企业资金达到100亿元左右,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行动总是政策最好的诠释,又是杭州,从贵阳接当地返杭的企业员工,开通了全国第一列的“复工专列”,接着成都、新乡、黄山等“复工专列”,用高铁专列让复工者免费乘坐高铁来杭。我们不是抢人,我们只是在抢速度。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杭州心里有底,因为有健康码,因为有“五色疫情图”,因为有在数字经济、大数据治理等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

我们多做少说,我们只做不说,至于一不小心全国首创、全国第一,我们并没太在意,杭州曾连续10多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获得过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称号。一个城市的好与不好,还在于人民对这个城市有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不,当兄弟省市也开始在全国掀起新一轮抢人、复工,杭州已把眼光投向世界,历年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杭向未来”网络人才招聘盛会拉开帷幕,杭州要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不少于20000个科技人才。

大道至简,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事!

来源:杭州网    作者:吴盐胜雪    编辑:吴阳杰    
精准施策,让大战“凯歌高奏”、大考“圆满交卷”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媛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道至简,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