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热点聚焦 > 谈政论经
莫把互联网公益装进商业模式这个筐
2020-02-24 17:33:04
杭州网 时评

1月13日,贵州43斤的女大学生吴花燕没能扛过病魔,怀着有一艘丰衣足食的小船的梦想,不甘不愿离开了这个世界。回绕为吴花燕的众筹善款的平台,被推上了热搜,其中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就上线募捐,募得100万却只给到2万的某平台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原本,互联网+公益,应该让这项关爱民众、泽被苍生的事业如虎添翼,为何发达的科技和公众的善心给了你两只翅膀,你却用来给自己拉私货赚钱?

关于公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过,我们要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去做事。如果以商业的心态,公益的手法去做事,只会越做越乱。说得透一些,就又回到“初心”,这是一个你到底是要做公益,还是仅仅把公益当作一件外衣包装出另类商业模式的问题。

互联网+公益,本来是因为网络的快捷和开放,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被我们知晓,让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参与进来。

但这个社会总有些人,会在各类事情事件上寻找并发现商机。以中国这么大人口数量,公益事业更是有着巨大的空间。于是他们就会从商业的心态出发,以公益的手法来践行自己的商业途径。许多年前,郭美美事件一出,很长一段时间让红十字会在泥潭里步履艰难。

但显然,沉痛的是别人家的教训,自己的手仍然老样子伸出。“水滴筹扫楼”事件,把寻找别人、发起募捐当作一笔笔业务,实施者可以按笔提成。多年前,杭州的“大熊猫”旧衣物回收项目,后被曝出市民捐的旧衣物,并非如项目启动时承诺的那样送到需要的困难群体手中,而是大多数流向下游企业,被高价倒卖。

当然,公益事业需要产生巨大的成本,所以可以这样说,我们可以参与公益,献出力所能及的爱心,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发起某项公益活动,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搭建一个公益平台,因为这需要不菲的成本。当你还没有足够大的能力时,你要做这样的事业发起者或平台搭建者,你很难忍受这些巨大的成本开支的。

至今,互联网众筹行业没有成功的盈利路径,基于互联网+公益的项目,更加很难有自身的输血模式,粗暴地列出6%的手续费,同样会伤害到奉献善良爱心的的人。

让人值得深思的是,最近发生的几例公益慈善案例,有许多是中字头的基金会。说明我们在监管以及项目执行上,与网民们的期盼仍有很大的差距。

要加强对互联网公益捐款的事先审核、事中监管、事后督查,是杜绝骗捐、诈捐的有效手段。对于相关平台的监管必须及时跟进,对从发起募集到捐给当事人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监控。第一确保发起募捐的人确实有需要,第二审核募捐金额和实际需要的费用,第三把关资金流向,确保网友的爱心钱不会被非法侵占。网上来网上去的捐助,所有信任最终都基于“透明”。

滥用民众善心而不为或者作恶者,最大的危险是会摧毁人们的善良、摧毁人们的信任,让互联网公益最终陷入塔西陀陷阱。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把公益事业当成纯粹的生意来做,这是会遭天谴人怒的。

来源:杭州网    作者:阿吴先生    编辑:郑秋青    
中医学发展须守正创新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滥用民众善心而不为或者作恶者,最大的危险是会摧毁人们的善良、摧毁人们的信任,让互联网公益最终陷入塔西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