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热点聚焦 > 教育科技
诺贝尔奖是一堂全民科学公开课

十月值得期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诺贝尔奖的陆续公布。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癌症学家威廉·凯林、英国医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和美国医学家格雷格·塞门扎,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物理学奖由美国的吉姆·皮布尔斯以及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三位宇宙探索者分享;化学奖则授予了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教授迈克尔·斯坦利·惠廷汉姆,以及日本名城大学教授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发明锂电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皮布尔斯是大爆炸宇宙学说的奠基人之一,早于1960年代计算了宇宙诞生过程,并预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重构了人们的宇宙认识。相比之下,今年的化学奖颁给了“锂电池发明”,或许离普通人的生活更近。发明者之一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大学时从古典文学、哲学转到数学专业,二战时参军收集过气象数据,30岁成为物理学博士,54岁开始研究锂电池,三年后找到了安全可用的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75岁又发明了更为稳定廉价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年已97岁高龄的他,至今在实验室里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

可以说,诺贝尔奖是一堂有关科学精神的全民公开课。对于多数普通公众而言,或许并不能完全搞清每一项具体成果,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挡人们关注诺贝尔奖的热情。诺贝尔奖的高话题性,标识了这样两个维度:一是在科学内部标识了新高度;二是以其高曝光度,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

人类从不缺乏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也天然具备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勇气。记得早年一部科幻文学《小灵通漫游未来》,曾经详致描述可视电话,而今早已成为日常生活场景。科幻作家刘慈欣以《流浪地球》,描述地球因太阳毁灭,必须进行逃离太阳系的悲壮远征,揭示人类命运、宇宙困境等宏大主旨。所不同的是,科幻作家通过想象来建构世界,而科学家,则须付出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来点石成金,化想象为现实。

没有人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才去从事科学发现的。诺奖等重大科学奖项的设立,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正向的价值标尺,激发更多普通公众尊崇科学,热爱科学,涵养科学理性精神。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青蒿素最早发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深藏“功名”数十年。

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每一项都标识国家发展高度,衡量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日本2000年以来共获19枚诺贝尔奖,平均每年一枚;著名的哈佛大学已有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校友。对标先进,中国人尤其青年一代要奋起直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金璟霞    
努力把工作干得出色一点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媛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