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杭州视角
老字号,“守正”更要“创新”

老字号,新面孔。媒体日前报道,一大批“浙江老字号”纷纷试水新经济,尝试从产品、服务、体验方面做出调整。老手艺与新市场的跨界融合和碰撞,正让传统老字号摇身一变为新晋“网红”。

它们当中,既有入驻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把“吆喝”搬到线上的胡庆余堂,也有探索无人智慧餐厅落地、实现智慧化门店改造的五芳斋,还有5年里推出1000多个文创产品的西泠印社……甚至连在浙江冲击A股上市的预备队中,都出现了张小泉等拥有百年历史的“新面孔”。

老字号承载着城市历史,珍藏百姓记忆,也诠释着“守正创新”的竞争法则。像胡庆余堂著名的“戒欺”招牌,挂在店堂里已经一个半世纪了——“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至今熠熠生辉,这就是“守正”。守正是前提,根正而茂发。然而百余年来胡庆余堂秉宗奋发、不断壮大,靠的是什么?是“创新”。特别是近年来,胡庆余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瞻远瞩、锐意改革、崇尚科学,依靠新的机制、新的观念、新的爆发力,才成就了胡庆余堂新的跨越。

“老字号”绝不是用来参观的。它是活的历史,它活在当下,也将活在未来,不然,“老字号”的魅力何在?诸多“老字号”几经沉浮,却总能在困境中枯木逢春,凭的不仅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更是在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中注入时代的因子,与时俱进、与进俱新。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对于“老字号”势必带来冲击,然而也是“老字号”证明自身生命力的难得机遇。举例言之,故宫堪称中国最大的“老字号”,依托跨界+IP+网红,故宫文创产品达10000余种,年营收高达15亿元。

这些年,在实现以新经济嫁接到老面孔上,浙江的一些“老字号”也做过不少有益探索。像百年老店知味观,就通过与《港囧》《大鱼海棠》《变形金刚5》等电影的跨界合作而得到了新的发展。仅去年,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知味观销售额达到了2亿元,突破历史峰值。放低身段,主动出击,主动拥抱新经济新业态,抢占年轻人的市场,知味观的做法正是“守正”与“创新”的结合。

有道是“老树着花无丑枝”。“老字号”,“守正”守住了“老”,“创新”创出了青春。而倚老卖老、老态可掬,则一定不受新时代的消费者待见。唯有大胆拥抱新业态、迎接新挑战,在“老”中注入青春的因子,“老字号”才能继续“老”下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金璟霞    
“见习创业”为年轻人提供新跑道青年艺术节:创新创业恒在路上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媛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