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别了,西湖景区的城市过境交通

近日,西湖景区的新规划公展征求社会意见的新闻成了本地热点。有网友将某家媒体过分解读为西湖景区将禁止私家车进入的信息放在19楼论坛进行讨论,引起网友们纷纷围观,还有小部分人产生焦虑,并声张了自己的主见,表示要维护好自己能在西湖景区某些路段开车赏景的权益。

笔者当天花了大半天时间浏览了各大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情况,分析解读了规划的核心要点:一是本轮规划将通过相应措施,协调西湖景区与城市的发展关系,打造核心景区的慢行空间。二是减轻西湖景区承担城市交通过境的功能,部分道路的功能性质需要进行调整。三是引导景中村的业态调控与发展,塑造优化各村庄的业态特色。

其中,道路功能性质的调整是引起网友广泛讨论的部分。规划指出,西湖景区内部道路将分为景区公交慢行专用路、景区支路、景区干路三类。比如孤山路、北山街、南山路、杨公堤此类核心景区道路,除了孤山路没有承担城市过境交通的功能外,另外三条道路都在日常交通中承担较大负荷的城市交通功能。在这次规划中,以上道路将功能调整为景区公交慢行专用路,只允许景区内部公交或者慢行(自行车、步行)。这样的规划,从网友跟评中来看,绝大多数的网友是拍手称赞的,而小部分的私家车主则表示自己只想开车穿梭在绿荫之间,欣赏西湖的美景,禁止私家车进入景区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关于西湖景区调整规划一事,至于道路性质怎么调整、业态如何规划、如何保障游客的旅游舒适度,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首先,西湖是景区,而不是城市交通枢纽。是景区自然应该主要体现和发挥旅游的功能,将游客的旅游舒适度和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环境,作为规划调整的首要目的。而不是优先考虑该如何发挥好西湖景区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其次,限制进入不代表禁止进入。规划作为指导原则而并非是管理措施。规划旨在梳理出中长期内需要解决的困境,进行规划有序地推进解决问题。而管理措施是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的问题。所以个别媒体对规划的解读是有误差的,这是导致部分读者被带偏的原因。再是,西湖景区承担城市交通过境的功能终将成为历史。有人认为杨公堤不能开车进入影响了自己欣赏西湖美景的方式,自然也有人会觉得环湖的道路都应该禁止机动车进入,这才是真正的旅游景区。但归根结底,西湖景区不能长期作为城市交通过境的干道,这是近些年来社会上形成的主流意见。最后,跳出西湖看西湖。西湖景区新的规划毕竟只是杭州整体规划的一小部分,而规划中也提到西湖景区的道路功能调整是需要建立在周边区块的规划调整基础之上,比如毗邻的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的一些周边道路引流功能提升、停车场等停保功能的改善等众多因素来推进。还有,总规不是细则。总规的作用在于提出指导原则,定好发展方向。总规能否逐步推进,仍需提出可行性的社会、交通、业态等规划细则来辅助完成。所以至于总规能做到什么程度,应该从后续推出的细则如何制定来具体看待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可行。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西湖景区新的规划指导方向是向好的。在优先考虑广大游客的旅游舒适度、保护好西湖景区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初衷应该得到肯定。至于,规划在征求社会意见过程中所引发的讨论,也正是体现了杭州大气、开放、包容、和谐的城市特性,体现了杭城市民在城市中的主人翁意识。在城市和景区管理上广泛听取社会民意,充分吸收民间智慧,然后在实践中努力改进提升我们的城市生活,这是一个良性的社会互动。相信这样的城市,越加美丽的景区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来源:杭州网    作者:随口荡荡    编辑:金璟霞    
春风十里不如读书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媛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