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杭媒评集
大时代和“微”语境

一篇题为《让的哥告诉你,为什么对中国经济有信心》的文章,近日被网友热转。作者卓勇良,是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卓勇良当年在他个人博客上记下一位“垫江的哥”生存状况,自此开始了针对出租车司机群体长达10年的观察与访谈。在卓访谈的的哥当中,既有以七八倍杠杆炒股赢800多万又只剩20多万的民间炒股达人,也还有从东北城市来杭、用5台手机抢单月入9000元的下岗工人,他们因各种原因来到杭州开起了出租,养家糊口。这些人尽管都曾不同程度碰到过挫折,但也大多在杭州站稳了脚跟,过上稳定而幸福的生活,有几位还培养孩子上了名校。作为学者,卓勇良从这些身处基层的的哥群体中感受到了某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在卓勇良看来,杭州较为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赋予了的哥们自主发展的舞台,令他们书写了各不相同但却同样精彩的人生故事。

卓勇良认为,民间社会的信义和道德,有时远高于我们的想象。民间社会的有序和坚实是宝贵资源。民间社会不仅能自行消弭经济运行中的种种问题,还能寻求新的机遇,构建新的积极力量。

大时代,“微”语境;小人物,大话题。两天前,新华社就以“‘急先锋’如何继续引领‘时代潮’”为题,探寻温州改革开放40年的精神轨迹。“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报道当中提及当年造汽车的叶文贵、“胆大包天”的王均瑶乃至“八大王事件”、武林门火烧温州鞋等等,早已为人所熟知,当年都与无数小人物紧密关联。小商品大市场、小产品大行业、小资本大集聚,尊重首创精神,遵循市场规律,敢于突破姓“社”姓“资”的束缚,勇于实践,这样的“温州模式”对于改革开放早期的思想启蒙和象征意义,早已远超经济价值本身。

保持化繁为简的定力,将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避免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掉入既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窠臼,就必须充分重视民间蓬勃向上的力量,从“微”话语中听到大道理,激发起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金璟霞    
医闹不是小事,依法应当严惩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