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热点聚焦 > 社会民生
过七夕节莫丢了传统的“巧”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今天,农耕文明渐行渐远,加之生活方式变革,传统女工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变得寥若晨星,似乎原本有些劳动节意味的“乞巧节”,只剩下鹊桥相会、牛郎织女的爱情内涵。事实上,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争取美好爱情,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新时代的“七夕节”,我们更莫丢了传承千古的劳动之巧、爱情之巧。

巧是一种传统习惯,需要传承。在民间,心灵手巧是对劳动女性的一种赞扬,也是中国女性勤劳操作的一种优良习惯。相较于“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贵妃式的恋爱生活,广大中国平凡女性,更看重的是织女的“心灵手巧”的劳动技能,渴望自己也能通过勤学苦练掌握这些女工,撑起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这是一种正确的看法,再美好的爱情,也需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上,而这个基础最牢靠的还是自己的双手。今天,在各行各业女性也都靠自己的“心灵手巧”撑起了一片天,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好业绩,赢得了尊重,收获了平等的爱情,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巧是一种传统美德,需要弘扬。在民间,织女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节日本身的意味与今天的商业狂欢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追求爱情,牛郎与织女不得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却也是离别话匆匆。“七夕节”不仅仅是强调爱情的美好,同时,也是传统中国女性为追求爱情、反抗封建社会的一种抗争精神的礼赞。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而它也是每一个人幸福的归宿,今天,如何追求爱情、捍卫爱情,对于新时代的人们而言,虽不会再有织女牛郎式的遭遇,但在疾病、贫穷等生活难题面前,我们同样值得细细品味“七夕节”的内涵,传承这种追求爱情永不放弃的美德。

巧是一种传统文化,需要延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诗歌并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消遣,这些代代相传的爱情诗歌,已经非常巧妙地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过去,无论是走街串巷的说书人,还是田里耕作的农夫,或不会写,但一定会吟诵几首诗,出口成章的巧妙使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过七夕节,它承载的诗意文化似乎更是被人们抛之脑后。单身的求解放、有伴的求浪漫,但是我们看到的都是重复的“洋情节”、躲不过的“洋文化”、绕不开的“洋氛围”, 相似的手法、相似的装扮、相似的策划、相似的包装所取代,除了逛街、游玩、开派对,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节日味道的人越来越少,在尽兴的狂欢之后,大家又继续开始平日的生活。在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多学一些传统文化的“巧”,使千年的文化意味融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节日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它年年带着我们共同的记忆回归,在相同的时间唤醒人们共同的心里祈愿,有些节日,我们需要静静地过,慢慢地品,以礼敬之心传承传统节日,过一个原汁原味的“七夕节”,我们会收获更多。

来源:杭州网    作者:李映雪    编辑:李媛    
环卫工人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