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印月三谈
良渚文化申遗,守护5000年远古文明的根

自1936年11月3日施昕更先生首先发掘出黑陶以来,这个距今约5300-43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在申报世界遗产的路途上,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和曲折,早在1994年、2006年、2012年,良渚文化先后三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而如今,良渚遗址再次被列为2019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良渚文化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正式进入相关流程。

良渚申遗,这是几代人的梦想,这是几代人的心愿。

18年前的2000年11月,笔者作为杭州日报的记者,曾跟随专程来杭的著名考古学者、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实地考察了大小莫角山、汇观山、土垣等良渚文化遗址,也对俞教授作了专访。俞教授认为,在上下5000年里,同一时期内,中华民族的文明世界上“人无我有”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秦始皇陵,另一个就是良渚文化。从良渚文化自身的文化价值来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应该是“当之无愧”,但作为一个世界文化遗址,光有文化价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另外两大要素,即周边环境及保护管理情况。当时俞教授还举了个例子,在西安,名闻天下的唐城并不是世界文化遗产,就因为唐城破坏得很厉害,修复时又没有注意,当然就通不过了。

2001年3月的一天,一则新闻让我们无比沮丧和悲伤。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列入世界遗产的巴米扬大佛。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一脉文明,弥足珍贵却有如此脆弱……让我们做点什么吧。于是就有了《杭州日报》当年寻访中国世界遗产的《我与遗产面对面》的系列报道,杭州日报西湖周末部派出了多路记者,最近是邻省的苏州,最远到了拉萨、平遥等地,我们与杭州的读者一起面对面触摸、感知世界遗产,向这些世界遗产以及它们的守护者们致敬。

当年,别说杭州,就连整个浙江省都还没一处文化景观或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日转星移,这几年,杭州先后有西湖和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已是一座“双遗产”城市,但杭州还是需要能代表杭州历史文化“长度”的标尺,我们的良渚文化考古这几年也有很多新发现,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被专家惊叹为“中华第一城”,将杭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2015年,古城外围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这个发现改写了世界水利史。这一切,让世界上最权威的考古学家之一、80高龄的科林•伦福儒亲临考察,并感慨,中国的史前文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被世界远远低估的。

良渚文化申遗,不仅对杭州的、浙江意义重大,而是对整个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因为以前国际上认为中华文明2700年,后来有了殷墟往前再推3500年。现在有了良渚文化,终于把古中国的文明起点推到了和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印度同一个时间段上。

为了良渚申遗,多年来多少人为此努力为此付出很多很多,可能已无法统计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组织了多次实地考察、多次主题讨论,提出了多少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了。

这一切,只为更好地守护5000年中华文明的根!

来源:杭州网    作者:吴盐胜雪    编辑:李媛    
重读马克思,让我们一起预见中国未来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