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掘金”大数据更需全民大合奏

    “59个部门、300多亿条政务数据,无条件归集、有条件使用。”近日,杭州市端出了数据资源管理的阶段性成果,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的驱动下,杭州在政务数据、公共数据、互联网数据、企业数据等资源的归集共享方面,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从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提供的《杭州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2018版)》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杭州市56个单位的政务数据和83个省接口的共享情况,什么单位共享哪些数据,共享和开放的属性是什么,更新周期有多长等等,一目了然。群众办事所需材料,只要留有符合要求的数据痕迹,便无需重复提供。

    一个十分强烈的感受是,在这个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共存融合的时代,除了以往“线下的城市”,一个全新的“在线的城市”已然联结,而大数据,成为了城市从政务到商业到社会管理等各个运作系统之间,承载信息、协调运作的“血液”。

    工业革命时代,石油曾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不仅因为它是重要的燃料,更在于它能被提炼加工成各种产品,进而推动众多技术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大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石油”,也具备撬动产业跨越发展的功能。而“掘金”大数据,同样也是广采集、深加工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治理的过程。

    事实上,杭州的大数据治理实践从来就不是政府的“单人独奏”。以城市数据大脑的构建为例,就有阿里云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中控、银江等企业开展交通调控研究,海康、大华提供视频检测技术,新华三、富士康提供云计算、网络设备等支持……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各展所长,更有政企联合开发的“祥云”DRMS,攻克了百万级数据的秒级归集,犹如大动脉般整合输送着这座城市不断生产出来的“数据血液”。

    当然,再高效的生命循环,最终都离不开神经末梢的感知和毛细血管的输送。大数据的治理实践,最终也应当落实到市民参与上,将每一位热心市民作为神经末梢,纳入城市的生命系统,以形成千千万万个数据流通的“毛细血管”。

    在这方面,有益尝试也已经开启。比如“杭州政务”“贴心城管”等智能App,以邀请市民“爆料”的功能设定,主动开放了城市管理中的“工作闭环”。下一步,如何让市民身边更多沉睡的数据被安全采集,并在法治的规则和框架下释放出更大的价值,这应当是新时代里公共管理与新生技术的“相处之道”,也是这场政府、企业、市民多重合奏的努力方向。

    是时候发动全民加入大数据治理这场大合奏了,因为这将会是我们通向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重要超车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唐文薇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