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热点聚焦> 谈政论经
算好“环境账” 守护绿水青山

    2018年脚步临近,一批新规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其中,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引起了广泛关注。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该规定,从2018年起,领导干部离任前不仅要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算一算“经济账”,还要接受“自然资产离任审计”,算一算“环境账”。

    为什么要算“环境账”?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进一步守护绿水青山,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过去几年,各地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的发展还带有“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特征。尤其今年上半年环保督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折射了一些领导干部“重经济轻环保”的意识仍然比较明显。比如污染不曝光不解决,上报及监测数据掩饰、造假,自然保护区、重点流域环境问题突出等等。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现实情况来看,倒逼领导干部转变发展理念,依然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自然资产离任审计”既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也是针对领导干部的重要约束举措。简而言之,就是要以审计压实环保责任,让各级各部门切实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强调生态红线是绝不能逾越的“雷池”,让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领导,不能“一走了之”。

    那么,如何提高“环境账”的威力?应该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还是新生事物,虽然在试点中已取得不少成效,但总体而言仍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多多尝试让其发挥更大效果。

    对此,一方面可以拉长审计的战线。比如南京尝试将离任审计拓展为“可以是任中审计”。这一变化将审计的战线从“离任”拉长到了“任中”,也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损害。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破坏和疾病对人类肌体的损害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到离任审计时发现问题,有可能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而如果更早地发现问题,就可以防微杜渐。因此将环保审计前移,使环保审计贯穿领导干部审计的全过程,可以倒逼领导干部严防死守、功在平时,始终“头悬利剑”、谨慎作为。

    另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借助社会力量。以大数据为例,《规定》强调尽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共享平台,并向审计机关开放;要求树立大数据审计理念,提升大数据审计工作水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在这方面,不妨联合相关各方力量,包括环保专业力量、社会力量,使其有能力开展各类资源审计;同时也要引入社会监督,除了官方的指标,引入第三方监测检测机构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审计的威慑力,让任何损害生态、资源的行为无所遁形。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凡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