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印月三谈
同呼吸、共奋斗 十九大的环保之路

    

    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生态环保再次成为高频词汇,共有12次提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以说,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第四批环保督察中,严厉的问责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广泛赞誉。但与此同时,少数地方特别是一些经济工作没抓好的地方,却把责任推给环保督查,认为环保督查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影响了经济增长。对于这些论调,在这次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再次也给出了明确信号,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报告从多方面提出了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如“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特别是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从价值、理念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观念引导行动,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若全社会都树立了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则会引导大家都采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则生态文明建设就会顺利推进。可以看到,把经济发展下行归结为环保太严厉,其实是目光短浅者苍白的辩解,是缺乏发展经济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加快产业升级,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和扶持新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增强经济的抗风风险能力,尽快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十九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具体的工作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对于各位看客,也不应该只是看客,要环保要从“形式参与”转变为“实质参与”,不光是抱怨,更要行动。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生态环保是国家和企业的事,与消费者个人的生活毫不相关。实际上,个人商品购买、交通出行、家用电器使用等日常生活行为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再考虑到商品购买中的运输能耗和尾气排放,家庭电器的持续能源消耗、商品制造过程及其原料供应链污染和排放,个人生活对环境的巨大影响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说明,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来源:杭州网    作者:裴斐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