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谁在浮沉随浪 谁能涛头独立

    在最近举行的市委全会上,杭州市委书记连发“六问”,成为给全市干部敲响的一记警钟,可谓正当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他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杭州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先进的发展理念,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中高人一头,领先一步,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为全国提供了优秀的发展模式。但是,如果不能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进取意识、积极作为的主动精神,而是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窠臼,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标兵”拉开距离、被“追兵”后来居上的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今年杭州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好”态势,投资也正优化结构,向高精尖转型,民间投资增速加大,普遍看好杭州,但也要看到,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相比全国的8.6%、浙江省的9.3%,杭州的数字并不高。虽然接下去重大活动不少,但经济长远发展如何更具内生性增长动力需要思考。滨江确实高新企业云集,但这一国家高新区能否代表整个杭州经济?今年7月31日,美联航宣布,由于航线运营效益未达预期,将于10月停止杭州航线运营。根据美国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开航至今年1月,美联航杭州航线的平均客座率为61%,低于该公司同期中国航线的平均客座率81%。有关舆论评价认为说明二线城市市场支撑还是乏力。一斑而窥全豹,杭州城市国际化远未到乐观的时候。

    人才流入形势固然可喜,但是杭州的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和江苏、湖北等地比,依然处于明显弱势。一些城市正在拉开架势抢人才,有的城市甚至喊出了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世界第一的口号。杭州要通过怎样的环境塑造,才能在培养原生性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上更具独特优势?尚待进一步破题、解题。

    虽然杭州自古以来都是人文荟萃之地,但是文化的多元化、丰富性远未达到国内一流,离世界名城更是差距遥远。杭州的乐团十年前演出重要曲目时需要向北京、上海临时借用有关人才,十年后依然如此。要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把西湖、钱塘江、良渚、南宋皇城等代表的“江南韵味”,融会贯通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名片,在系统性梳理和发掘利用、开发转换、扩大话语权和传播力上,任重道远,路阻且长。

    此外,在教育、住房、医疗、交通等中央关心、人民群众焦心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上,杭州作为明星城市,如何以“绣花功夫”、改革创新精神,拿出治理良方,促进公共资源的均等、公平、高效?有待看到“一流的答案”。

    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谁在浮沉随浪,谁能涛头独立?答案不在风中飘,答案就在对“六问”的回答中,在每一个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中,在每一个新老杭州人的进取心和心气儿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方益波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