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印月三谈
“河蚌治水”与还绿于民

    十万河蚌下余杭!河蚌能治水?这究竟是现实生活中的新闻呢,还是小小科幻片,抑或是童书上的小故事?

    余杭崇贤街道,为了治理辖区内的新桥港河水,从舟山引进了一批小小治水员——总计10万只幼年河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专家说了,通过滤食摄取悬浮颗粒,河蚌能有效降低水体氨氮、磷的含量,一只成年河蚌,一天过滤100升水,10万只河蚌,一天就是1万吨。

    同一天的报纸版面,还登着这样一条消息。说建德市梅城镇东关三都桥头,一棵黄连古树突然倒下了。老黄连400多岁了,须三人合抱。道路逐年拓宽,卡车肇事撞击,老黄连最终经不起这般折腾。说起来,黄连是当地村民的救命树。过去缺医少药年代,谁家有个头痛脑热、长疮起肿的,摘些树叶,撬点根须,回去煮成汤水喝下,据说立马就好了。建德现有1590株古树名木,黄连木仅存30株了。一棵老黄连,牵动众人心,也忙坏了当地植保部门,进行根部处理,实施营养配比,保护枝干伤口,制订移栽计划,几天之后,古树被移到百米开外的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入口。以我想,等到老树新枝,不妨竖块标牌,记下这个故事,提醒走过路过的大小朋友们,用心铭记“珍爱树木,远离破坏”,让古树现身说法,成为绿色课堂。

    今年以来,杭州全市城中村整治改造加速。以我所住的留下为例,每天路过西溪路,变化大不同。越来越多的山景、绿地被恢复。过去,它们被农居房挡住了,被违法建筑给瓜分了。如今正被大片大片地还地于民,还绿于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拿西溪路景观大道建设来说,列入“美丽西湖行动”一号工程,光是城市口袋公园,就要造两个,一名花溪问源,一名花坞探梅,此外,还有多达8处重要节点的特色景观,将陆续建成。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城市不仅需要商厦,需要综合体,还需要更多山水景观与绿地。所谓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一片河流,一棵古树,一个农场,一条景观道路,一个漂亮的村庄,住在杭州,让天长蓝,水长清,城市长在绿地里,这应该成为杭州城市的理想,或者说杭州人共同的理想。

    生态治污法,就这样通过小小一只河蚌,被运用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有了这般智慧,更有这般悉心呵护,理想是完全可以成为现实的,当然还需要各方更加努力。这大概就是十万河蚌下余杭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