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坚持问题导向 善用市场思维

    浙医一院、浙医二院及其周边停车难,是一个长期无解的老大难问题了。此次两会上,政协委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邵浙新提出了一个建议:提高停车价格,或者实行车位峰谷价格。

    邵委员讲,目前浙医一院共有400个车位,但每天有3000辆车次进出,车位缺口很大,实际上还有一些车位被人长期占用。他做过一个统计,停3天以上的车辆有61辆,停2天以上的有25辆,最长的一辆停了130天,原因就在于我们停车价格太便宜,5元/小时,30元封顶。

    “价格太便宜”,邵委员说到了点子上。表面上看,浙一、浙二及其周边停车难,是因为现有停车位供给远远难以满足停车的巨大需求,但需要认真分析的是,这些需求中,哪些属于“刚需”,哪些则是受到“价格太便宜”的鼓励而产生的。都说浙一浙二及其周边“寸土寸金”,但仅仅5元/小时/辆次的停车收费价格,显然与“寸土寸金”四个字严重背离。如此低廉的收费,无异于向社会发出一种召唤:大家都开着车来吧!都说“时间就是生命”,但我们不妨站在浙一门口观察一会,就会发现大家都挺耗得起的。也就是说,其中很多车主真的没有非开车不可的必要,是偏低的停车收费鼓励他们开着车来。如果停车费能提高到与浙一浙二周边“寸土寸金”相适应的位置,相信他们不少人都会选择其他出行方式。

    杭州目前的停车价格标准,是按不同区域实行不同价格,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但浙一浙二周边停车难的现实说明,杭州在划分核心区域、一级区域时还需要更细致一些,像浙一、浙二周边就完全应该划入“核心区域”的范围,实行“核心区域”的价格。

    时下流行这么一句话:“坚持问题导向。”浙一、浙二周边停车难的问题就出在价格机制上:一,与市场极端背离的低价会激发不必要的需求,从而导致“相对短缺”;二,与市场极端背离的低价同时会抑制供应,如果经营者不能从中得到利益,谁还有积极性去建设停车场呢?从而导致“绝对短缺”。浙一浙二周边停车难甚至催生出了一种新职业——“停车黄牛”,但并非所有短缺都会产生黄牛,黄牛是以牟利为目的,而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黄牛才有牟利的空间,那就是商品定价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

    放眼不少“老大难”,其实都可以通过两个“导向”来找到解决的方法与路径——问题导向与市场导向。“市场导向”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停车难、打车难、景区拥堵以及当下共享单车引发的诸多问题,求解之道都在“问题导向”“市场导向”两个“导向”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