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焦点图
微信十大谣言也需“温故知新”

    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2016年朋友圈十大谣言,包括全国银行网点成失联儿童安全守护点、吃酸菜鱼感染SB250病毒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谣言上榜。微信方面表示,此次挑选了2016年传播性、代表性极强的十大谣言发布,希望广大用户“擦亮慧眼”,让谣言止于智者。(1月2日《扬子晚报》)

    谣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传播形式也各不相同,要想逐一记住这些谣言颇为不易。尽管如此,微信谣言还是存在一定共性的,有些方面还有明显的规律可循。民众要想不被谣言所伤,最直接的办法是识破谣言,而识破的最好办法是找准这些共性,进而举一反三,提高对谣言的识别能力。

    微信谣言的最大共性,是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易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譬如,儿童走失或受到伤害、个人信息泄露等内容,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很容易成为舆论引爆点。在2016年的10大谣言中,有多条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如儿童守护站类、网络病毒类、偷卖儿童类谣言等,无不以社会热点话题来吸引眼球。

    此外,养生健康类谣言占微信谣言的比重更大。在2016年度10大谣言中,这类谣言最多,如“SB250”病毒谣言、食物相克类谣言、儿童用药类谣言、“急救贴心提示”等科普类谣言等,无不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谣言喜欢盯上养生健康内容,是因为健康问题属于民众关注的话题,且致癌等信息容易导致恐慌,而恐慌又能引发广泛求证和关注。

    找到这些共性,才可能对类似谣言保持警惕,才能通过对比,发现谣言的漏洞。谣言更直接的一个共性,是不少谣言反复出现,过去在其它地方出现过,过些日子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出现,有时只是简单更改了时间和地址而已。去年一年,有关“SB250”病毒的谣言就出现过多种版本,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流行,不仅如此同样的谣言,在往年就出现过。

    有些网友对谣言表现得比较健忘,或者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思想影响下,一些人虽然对类似谣言有所耳闻,但仍然愿意做此类谣言的传播者。因此,微信谣言也需“温故知新”,不仅10大谣言如此,其它谣言也是如此,把常见谣言熟记在心,不仅可以直接识破同一谣言,也有利于找到普遍规律,让同类谣言现出原形。

 

来源:东方网    作者:罗志华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