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热点聚焦> 社会民生
校方岂能对“导师参股”毫不知情?

    5月28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附近的一家宾馆内,李鹏的家人仍在焦急地等待调查结果。李鹏是华东理工大学研二的学生,5天前,他在上海一家工厂的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难,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记者调查发现,李鹏的导师张建雨持有事发工厂股份。李鹏的家人及同学质疑,张建雨涉嫌安排李鹏进行中试放大实验,这或是导致事发的原因。(5月29日新京报)

    生活远比小说更荒谬——学生竟然殒命于导师参股的化工厂。若非这场造成3人惨死的悲剧掀开盖头,“导师老板”身后的诸多乱象,估计仍要沉潜下去。

    就在28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张建雨已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学校正在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调查。然而,有个细节令人错愕,校方称——2007年,学校便明确规定,教师不允许在校外企业进行实质性兼职,个人也不能作为法人开办公司。“张建雨做这种事情,是瞒着学校和学院的。张建雨责任的认定要等待工作组最后的调查结果,如果他确实有违法违纪的情况,学校绝对不包庇。”

    绝不包庇,一查到底。态度是明朗的,姿势是感人的。可是,既然早有禁令在前、早有红线在先,校方为什么再一次成了“事后诸葛”?好吧,换个通俗的问法:早干什么去了?值得注意的是:李鹏家人及同学介绍,导师张建雨在上海、浙江等地投资有多家工厂,之前,他曾多次安排学生在这些工厂进行商业研究或实习。明目张胆,惯性所为。看来,“导师老板”让自己带的研究生进自己的企业“研习”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不仅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简直可以写进“读研手册”,而唯独作为监管者的校方,后知后觉。

    真相未明之前,也许这是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抑或是一个家庭以外的悲剧,但,它更指向少数高校混乱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机制。须知,华中理工大并非一所不入流的高校;而研究生教育生态诡谲如此,其他高校果真就甚是清白?

    据说在几个月前,李鹏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他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找到一种新的配方,这种配方能使某种现有相变材料的储能得到提升。然而,“导师让他暂时不要发表(论文)”。同学分析称,导师可能是担心成果公布后,大家都知道这一配方,他的企业也就丧失了先发优势,“张建雨不是不许李鹏发表论文,而是希望其延后发表——在此之前,他希望先在自己的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且不管这样的推断是否小人之心,但,“导师老板”在学术与利益PK的时候,逻辑上显然很可能屁股决定脑袋。这,恰恰是高校或管理者禁绝导师“分饰两角”的根源所在。

    危险的实验,奢华的利润。风起云涌的高校,明珠暗投的青春。去年底,一则研究生为了给导师报账,凌晨四点起床排队的新闻震惊舆论——本是寒窗苦读异地求学,转眼化身成了导师家奴,寒门立雪成了凌晨打工。只是,以师徒之名行剥削之实的故事,在中国研究生教育中,所见所闻还少吗?从网络上吐槽导师的帖子来看,足以警示目前国内研究生与导师间的微妙关系。

    导师生杀予夺权限太大,手里又“跑”着各种资金丰腴的课题或项目、乃至实体产业,这个时候,毫无话语权的学生成板上鱼肉,何其“合情合理”?李鹏之死,若真能如孙志刚或魏则西般醍醐灌顶,就请立刻严查各大高校导师兼职情况、并请校监察部门调查学生对导师评价,改变导师对学生的单向考核,让师生关系归于理性而对等吧。

来源:荆楚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