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弯湾汽车生活馆”可以复制

    残疾人就业的大门不应该仅仅在5月敞开,而应该是四季开放;社会还要通过创新思维创造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

    母亲节这一天,凯旋路上新开张了一家汽车生活馆。甫开张就在杭州司机朋友圈引起轰动,不少人从很远的地方把车开过来,只为在这里洗一次车。这家洗车馆叫“弯湾”,有22名智障青年在此就业。

    在凯旋路上还有另两家同样叫“弯湾”的门店,一家是“弯湾小超市”,一家是“弯湾的书店”,同样接纳了不少智障青年。

    看到“弯湾”两个字,不少人都会想起一个人的名字:徐琴;想起2012年媒体有篇报道:《弯湾的故事》。徐琴作为一位智障孩子的母亲,她把对自己儿子深沉的爱推而广之,创办了一家名叫“弯湾”的智障托管中心。她说:“尽管他们需要一辈子的牵手照顾,但我们努力地在教,帮一点是一点。”

    顺着《弯湾的故事》,我们还可以知道杭州有这样一所学校:杨绫子学校。徐琴的儿子就是毕业于这所学校。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老师3天课都在努力讲一个动作:菜刀要横放,刀口要朝内。老师说:“每位家长都有同样一个梦想,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别人一样的生活,这就要求智障学生再进一步,必须掌握一技之长,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社会对智障人群的保护,第一层境界是保障他们的生活;第二层境界是教育之培养之,教会他们自主生活的能力;第三层境界就是给他们工作的机会,并让他们从中得到快乐、尊重与尊严,拥有切实的“存在感”。徐琴所追求的,就是其中的最高境界。

    有数据显示,杭州智障人群超过3万人,只有一个徐琴,只有几家“弯湾”,显然是不够的。徐琴也从不讳言自己的“极限”,早在4年前她就说过:“我希望弯湾是可以复制的,这样就能帮到更多的人。”杭州人从来不缺爱心,弯湾汽车馆开张门庭若市就是证明;但智障人群还需要从政府到社会做更多的事情,而不应仅止于对徐琴大爱的感动、对智障人群的爱心捐助。对于那些有智障孩子的家庭来说,徐琴的成功更不乏启示意义——大家要学会互助,几个家庭联合开一家什么店,政府有政策帮扶风险小,智障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认同感强,既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成长与就业的机会,同时还能帮助更多的家庭。

    临近第二十六个“全国助残日”(5月15日),有关关爱残疾人的活动也多了起来。就在昨天,一场专门面向残疾人士的专场招聘会暨残疾人技能作品展示会在杭州人才市场举行,参加招聘的企业有136家,其中不乏世纪联华、悦榕庄、香格里拉、黄龙饭店、东芝、屈臣氏、星巴克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但残疾人就业的大门不应该仅仅在5月敞开,而应该是四季开放;社会还要通过创新思维创造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就在上个月举行的杭州市残疾人工作会议上,市残联表示,今年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实施“电子商务助残计划”,大力推动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机制和创业就业孵化园(基地)建设——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