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杭网评论> 杭州视角
期待停车场建设的供给侧改革

    如何缓解停车难?近日两则有关停车场建设的报道让人眼睛一亮:一则是,杭州近期新增1653个停车位,浙江最深地下停车库将试运营;还有一则是,杭州文晖大桥东公共停车楼开建,预计2017年建成投用。

    乍一看,上述两则报道平平无奇,认真审视则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缓解停车难两条新的路径:一是向地下要空间;一是向社会要资源,向市场要活力。

    新增的1653个停车位,来自于5个新建的停车场。5个停车场都是“向地下要空间”,其中密渡桥井筒式地下停车库,深33.5米,总面积900平方米,能停114辆车。值得一提的是,井筒式地下停车库的发明者是两位杭州的工程师,于200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当时就有报道说,“杭州有望推广井筒式立体地下车库”。2010年9月,再次传出消息,“杭州将建井筒式车库,投资5000万元,占地3500平方米”;但至当年11月,又有报道称:“杭州首个井筒式车库项目因居民反对搁浅。”其后2012年、2013年、2014年,媒体都有过“杭州将建井筒式地下停车库”“有望下月开工”“有望明年投入使用”的报道。如今密渡桥井筒式地下停车库终于建成,回顾历史可谓“一波三折”。这段过程其实正是杭州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趋于短缺、停车需求与供应的矛盾越来越趋于紧张的过程,同时也正是杭州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更新不断提升的过程。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 ,21世纪则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去年,《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2—2020年)》编制完成,接下来杭州要做的,就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解决停车难,单靠政府的力量独木难支,必须引入社会资本;同时还必须通过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在城市规划、土地供应、金融服务、收费价格、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和政策创新,以营造良好的市场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停车供给不足。文晖大桥东公共停车楼项目,可说就是杭州停车场建设朝向市场化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它是杭州推出停车产业化5年以来,第一个以出让方式拿到土地的停车楼项目,意味着竞得项目的企业将拥有完整的产权,而完整的产权则意味着更大的自主空间。

    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将有4个拟建停车场以公开出让的方式推出。而我们对于这场改革更进一步的期待是,放宽市场准入,改革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消除社会参与的既有障碍;简化审批程序,对于小型或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停车场,鼓励实行备案制;放开价格,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的标准性解释: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缓解停车难?关键解决“供给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李媛    
联系我们
  • 责任编辑:李嫒
  • 联系电话:0571 - 85053959
  • 新闻热线: 0571 - 85052222
  • 爆料QQ:20090057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