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评论 > 杂感随笔
杭儿风
2015-10-19 10:31:31
杭州网 时评

    与六和塔遥遥相望的白塔脚下是108年前始建的杭州第一条城际铁路。

    当老旧的蒸汽车头,气喘吁吁地牵着绿皮列车,沿着杭城的城墙根隆隆驶来的时候,杭州城里万人空巷,古都也从此进入蒸汽机时代。列车从闸口站始发,途经南星桥站、清泰门站(城站)、艮山门站,最后到达拱宸桥站。短短五站路,站站挤满了来尝鲜猎奇的“杭儿风”。

    奶奶若还活着,今年也该125岁了。当年她的脚力好得出奇,也快得出奇,她从小没缠过脚,这在当时是件很另类的事。那时父亲尚在襁褓中,奶奶觉得从城站坐火车不过瘾,背着父亲徒步走到闸口,在白塔脚下的起点站上车,一直坐到拱宸桥终点站下来,然后娘儿俩再晃晃悠悠地徒步回家。

    说到起点,铁路还真不是闸口的唯一,它还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所谓“闸口”,就是大运河支流沿山河与钱塘江的交汇处。这里除了一道水闸,还有一个船码头。从钱塘江下来的旅客在这里上岸,或徒步去西湖,或坐轿进城走亲访友,再或坐上火车运货贩物……

    如果把过去的杭州比作小家碧玉,那么现在的杭州已经是大家闺秀了。城墙外的乡下,早已不是乡下。地铁,也要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处神经末梢了,谁还会像当年一样对一列驶来的列车充满好奇?“杭儿风”们该消停了吧?

    错。有这样想法的人,多半不是杭州人,他们身上流淌的不是杭州人浪漫的血液,自然无法体会杭州人骨子里的那份冲动与好奇。西湖隧道开通的当天,多少“杭儿风”涌进隧道看稀奇,堵得水泄不通;钱江四桥通车,双层桥面竟容不下前来观光的“杭儿风”,四桥的钢筋铁骨狠狠地接受了一回考验;地铁一号线首开,又有多少“杭儿风”挤进车厢感受风驰电掣……

    杭州有句老话“门前一条河,讨来媳妇像阿婆。”奶奶的媳妇,也就是我妈。在奶奶去世后,媳妇继承了婆婆的衣钵,成为绝对的新生代“杭儿风”。西溪湿地建成,有天她说要去看看,走着去的,背上还背着年幼的孙子。天擦黑了,还不见她老人家的踪影,一家人急得够呛,发动亲朋好友在湿地里疯找。深夜十一点的时候,祖孙俩蔫巴巴回来了,背上的孙子睡得跟小猪一般。新生代边扒拉着饭边说,逛了两圈。

    妈妈去世后,老婆退休了。老婆是个文化人,也见过大世面,总不至于像她的前辈那样愚昧和冲动吧。错了!前些日子,之紫隧道开通,后来听说有几段渗水要大修。老婆也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邀上几个姐妹要徒步去探险。从珊瑚沙旁的之浦路到紫金港,少说也有十四五公里,随时还有塌方的危险,可她们硬是一声不吭,一走到底。事后,我气得头发根根直竖。

    前些日,驱车路过白塔岭,白塔下的老铁路、老车站、老火车一一掠过,老婆一个劲地喊:“停,停,停!”

    我们下了车,在距今千年的白塔前,老婆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奶奶活着的时候给我讲过背着你爸坐火车的故事。现在奶奶不在了,妈妈不在了,我们也老了……可白塔还在,老铁路、老火车还在。我们也坐一回吧,或许能碰上奶奶,碰上妈妈……

    汽笛响了,老火车徐徐开动,那一刻,一种穿越感迎面袭来。我蓦然觉得,人生就是一趟绿皮列车,当旅程过半的时候,终点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华子    编辑:李媛    
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
联系我们
  • 新闻热线:0571 - 8505222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网

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